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萨德后又来宙斯盾,中国两个邻居“掐起来”了

2017-12-31 10:44:38 信息来源:新浪综合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中国两个邻居“掐起来”,一个邻居要办的事,另一个不干了

  在日本决定从美国引进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9天后,俄罗斯表示不干了。

  12月28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说,日本决定令人担忧,将给俄日关系、尤其是缔结和平条约的谈判带来消极影响。

  扎哈罗娃提到的条约,是1987年12月美苏两国签署的《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规定双方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扎哈罗娃说:“这意味着美方再次违反《中导条约》,而日本在这件事上成了帮凶。”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不由得感叹,这就要过新年了,为什么总有人不想消停呢?

  在东北亚地区,先是有“萨德”闹腾许久,现在又有“宙斯盾”。

  日媒的解释是:“引进‘宙斯盾’可以避开萨德这个敏感问题。”

  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萨德”vs陆基“宙斯盾”

  提起大名鼎鼎的“宙斯盾”,军迷一定不陌生。美国及其盟友海军的先进驱逐舰大都装配了该防空系统以拦截来袭的导弹。但实际上,“宙斯盾”系统显然并非只有海基发射方式,将其搬到陆地上所组成的防御系统看来即将“落户”日本。

  日本冒大不韪引进“宙斯盾”,其借口和大家想的一样:应对朝鲜。不过相比韩国引进“萨德”,日本的动作似乎并没有遇到那么大的阻力。

  先跟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看看这两套防空系统本身。

  “宙斯盾”的研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发展至今,这套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可靠的防空系统经历了5代9型。有统计显示,2002年后,“宙斯盾”进行了30多次拦截试验,成功率超过90%。最新的型号装备有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监控超过方圆400千米战区内数百批目标、同时引导导弹攻击1218批目标。2013年,美国将海基“宙斯盾”搬到了陆上,目前的陆基“宙斯盾”搭配最新型号的标准-3型导弹,拦截高度可达500千米,是一款可以于大气层外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

  而相比于“萨德”,或许读者对“爱国者”这个名字更熟悉。后者同样也是美国研制的一款防空系统,只不过其相比“宙斯盾”的“御敌于千里之外”,“爱国者”只能算是“家门口”的防御系统,其射高仅有十数千米。

  有了最远和最近的两套系统作为参考系,“萨德”的定位便更方便理解。其射程介于“宙斯盾”与“爱国者”,全称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 萨德△ 萨德

  “‘萨德’和‘宙斯盾’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为形成衔接的两套系统。”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君。

  如果设想用弹道导弹攻击具备三层拦截系统的美国目标,典型的场景将是“宙斯盾”率先发射拦截弹在大气层外尝试拦截;若失败,“萨德”升空在相对近一些的空域拦截;如果导弹最终仍然可以抵近目标,最后一道屏障“爱国者”将发挥作用。当然,类似于密集阵、高射机枪等非制导系统政知君这里并不算在列。

  为了防御还是进攻?

  至于日本为何选择了射程最远的陆基“宙斯盾”,军报实际上曾多次刊文批驳其“避免敏感”“防范朝鲜”等说辞。

  虽然朝鲜屡次进行导弹试射确实让半岛局势愈发紧绷,但按照日本的说法,其欲引进的两套陆基“宙斯盾”将配置在秋田、山口两县,计划于2023财年内正式投入使用。5年后才能投用的系统,着实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意味。对此,宋忠平也坦言:“朝鲜的导弹对日本客观上有威胁,但不是最主要。其引进陆基‘宙斯盾’,对中俄两国的弹道导弹的威慑能力构成直接威胁,是相当明显的。”

  另外,日本的目的似乎也并不只是应对所谓“威胁”那么单纯。宋忠平向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指出,陆基“宙斯盾”所装配的标准-3 Block2A拦截弹本身除了防空用途,同时也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你也可以把这套‘宙斯盾’系统理解为一个对地巡航导弹发射系统,是有进攻能力的”。

△ 陆基“宙斯盾”△ 陆基“宙斯盾”

  同样的,军报日前也刊文指出,标准-3 Block2A拦截弹可谓能防能攻的“多面手”。这一谋划与日本扩军备武的企图是契合的。“逃避和平力量的监管,扩张军事进攻力量,是日本欺瞒世人的一贯伎俩。”

  就此,政知君注意到今年早些时候,自民党曾向首相安倍晋三提交一份报告,不仅要求加强日本的反导系统,并建议解禁主动攻击敌方基地的军事能力。媒体透露,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对此提议持积极态度。而这个人,正是8月初安倍内阁改组后被新提拔上来的。

  除了政治上的考量,弃“萨”选“宙”,内里还有着一笔经济账。

  同样作为美国的盟友,韩国引进“萨德”是美国掏钱,日本部署“宙斯盾”则纯粹自费。选择“宙斯盾”,日本同样也有经济上的“小算盘”。与“萨德”相比,陆基“宙斯盾”射程更远,部署两套就可以覆盖日本全境,共需14-18亿美元。而“萨德”一套便高达9-11亿美元,如果引进“萨德”,则需要多套才可覆盖日本全境。不仅如此,陆基“宙斯盾”所用最新型“标准-3 Block2A”拦截弹由美日共同研发而成,所用雷达部分材料也由日本军工企业提供,花钱购买的话同样能让日本军工企业分得一杯羹。

  中国能否突破美日亚太反导体系?

  明眼人都能看出,不论是韩国引进“萨德”、日本引进“宙斯盾”,其自身考量固然有,但更高层次的考虑恐怕还要放到美国自己想要构筑的全球反导体系中看。

  “美国打造的亚太反导体系,实际上就是依托在盟友国家部署自己的反导系统,利用盟国的钱达到保证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宋忠平分析称。然而讽刺的是,文在寅上台之初就有媒体指出,其主张推迟甚至否决部署“萨德”,而现在“萨德”成功入韩,似乎更多是遂了美国人的愿。对此,航天科工二院的导弹专家郭衍莹向媒体表示:“无论是引进‘萨德’还是‘宙斯盾’,都是过渡性的。日本的最后目标,是仿效欧洲的EPAA反导系统建立全面的美日反导大系统。所以,先引进‘萨德’还是先引进‘宙斯盾’,基本上是个策略问题。”

△ 陆基“宙斯盾”发射导弹△ 陆基“宙斯盾”发射导弹

  目前,纵观世界,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导体系渐呈“三面围城”之势:

  “西墙”已筑。

  早在2009年9月,美国政府就推出“欧洲分阶段适应性导弹防御计划”(EAPP),以保护欧洲大陆免遭潜在敌手的弹道导弹威胁。该计划第一阶段,在土耳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预警雷达;第二阶段,2015年欧洲首个陆基“宙斯盾”系统在罗马尼亚由美国海军投入运行;第三阶段,2018年第二个陆基“宙斯盾”系统即将在波兰运行。

  “东墙”既定。

  在东亚,目前日本的反导系统主要由陆地上的“爱国者-3”和海基“宙斯盾”系统构成。而这两种导弹的拦截空白,恰可由陆基“宙斯盾”填补。再加上韩国的“萨德”,美国的亚太反导网络已经有了多重“保险”。

  “南墙”在望。

  在特朗普政府和国会批准增加反导系统投资后,美国反导系统主要承包商向五角大楼提出建议,可以在夏威夷或者美国东西海岸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构成“第二道防线”。

  不过,“北墙”美国目前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北极地区部署陆基“宙斯盾”,从地域条件、技术要求上都困难重重。此外,随着新一代“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和核动力破冰船等装备列装,俄罗斯可在北极形成战略打击优势,有效抗衡美国反导合围。

  此外,考虑到中国自身是否有能够打破这些“围堵”的实力?我们对他国来袭导弹的防御能力又如何?宋忠平给出了乐观的答案。

  “目前,中国毫无疑问有能力打破‘萨德’‘宙斯盾’等系统的拦截。不论是依靠我们具备的末段变轨、分导技术,还是超音速武器。另外,中国在反导方面也具备和‘萨德’‘宙斯盾’能力相当的、不同射程的反导体系。”宋忠平认为,在技术上我们和美国不存在代差,水平相当。差距只是体现在部署数量之上,“我们不搞军备竞赛,不会把导弹部署到别人家门口,只是在重点区域进行部署、防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