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侠客岛:中国这个新举动 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2017-12-30 10:34:1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解局】中国这个新举动,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前几天,中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三国外交部长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外长对话。

在记者会上,三方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彼此间关系,深化互利合作,推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不加区别地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同时,中巴表示愿同阿方一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而正是这点,触碰到了某些国家的痛点。

比如印度某些媒体说,“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延伸至阿富汗令印度感到不安,这会让中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亚并连接南亚”,“中国要进一步包围印度”。

针对这种认为中国“过度扩张”的言论,外长王毅也进行了回应,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不寻求代替现存机制,不针对三国以外的任何一方。中方仍然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

 

 

阿富汗

《今日印度》网站称,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是“中巴舞剑,意在印度”。印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这些年来,印度对阿富汗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有了显著提升。印度曾向阿富汗提供超20亿美元的战后重建援助;帮助阿富汗建设公路、电网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比如从阿富汗赫拉特省的德拉拉姆市一直延伸到伊朗扎拉吉市的国际公路,耗资上亿美元的萨拉姆水电站以及造价7500万美元的阿富汗新议会大厦等等。

但是,印度提供的援助并非“免费”。

比如在军事方面,印度要求阿富汗国防军要接受印度军队的全面培训,要求军官去印度培训,或者让印军来阿富汗。同时,让阿军队“承担应尽的军事责任”,说白了,就是希望培养阿富汗可以当作未来“谋局”的“棋子”,用来牵制巴基斯坦之用。

归根结底,印度希望借阿富汗、伊朗(尤其是查巴哈尔港)绕道巴基斯坦,将影响力深入到中亚地区。比如印度刚刚加入的上海合作组织,也是为了借助这个平台以提高自己在中亚的存在。为此,印度不惜耗费巨资在阿富汗修建战略公路,悄然渗透,苦心经营。当然,部分也源于巴基斯坦没有处理好同阿富汗的关系,2016年还曾几度在边境线上短兵相接,让阿富汗转而更加亲印。

但是,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了,对印度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印度虽然自诩“南亚霸主”,但是在自身经济建设上尚且自顾不暇,遑论援助他人。比如在修建阿富汗“经济命脉”兴都库什战略公路时,除了效率低下,还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公路的建设。这时,阿富汗提出想要引入中国资金参与建设公路,印度坚决反对。

如此,阿富汗转向中国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方面,发展是主旋律,无论是阿富汗还是巴基斯坦,都对经济发展有共同的渴望,与此同时中国有经济实力,拿得出技术与资本;另一方面,中国与阿富汗一直关系亲密,况且中国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不过度涉入内政,一定程度上也让阿富汗较为放心。

这样一来,处心积虑在南亚“谋划”的印度,丧失了阿富汗这个钳制巴基斯坦的战略抓手,能不着急吗?

深意

也许各位岛友对阿富汗的印象,只简单停留在“塔利班”或者美国在这里长达16年的战争上。但其实,“帝国的坟墓”,历史上英俄“大博弈”以及冷战时美苏在阿富汗的较量,似乎都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乱。

那么为什么中国还要介入阿富汗问题呢?

首先,这有助于中国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输入等重大问题。28日,恐怖分子对阿富汗首都发动连环袭击,造成至少41死84伤,“伊斯兰国”随后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面对恐怖分子回流,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安全。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中国需要阿巴两国的配合,加强反恐情报合作,一同将恐怖分子阻在境外。

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尤其是作为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毕竟阿富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在阿富汗,中国有巨大的资源投资,如埃娜克铜矿项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然而却一直因阿富汗内部安全问题而难以积极推进。

而且,解决阿富汗问题,中国是最佳人选,也只有中国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可能性。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都较为超脱,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阿富汗各派都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的这一角色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替代的。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都是阿富汗问题的直接相关方,任何一方的得利,或者各方的关系变化,都可能引起区域其他国家的反制反应。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最大的变化是要“经略周边”、“塑造周边”。换言之,就是对周边的未来环境,中国要有自己的未来规划,思考的不是如何适应当下的环境变化,而是积极去塑造未来5-10年内的发展趋势。

因此,中方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介”,利用自己同各方的“人脉”,搭建各方和谈的平台,提供对话的便利。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阿富汗,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发展经济,这是巴阿抛弃纷争,和平相处的基础。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可以大大改善两地的经济水平。

对于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事情,中国何乐而不为呢?

 

 

印度很焦虑

实际上,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焦虑。毕竟,将南亚和印度洋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印度,不希望别人轻易“染指”自己的地盘。

不妨来看看印度官方的表态。今年5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互联互通倡议必须建立在公认的国际准则、良治、法治、开放、透明及平等的基础,暗指“一带一路”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并且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称没有国家能接受一个忽视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关切的项目。

印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刚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旨在构造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Sino-centric global order)。而现在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攫取印度的发展空间。

例如本次,印度就担心该项目通过克什米尔地区,而印度认为这个地区属于自己。印媒报道称,印度一直强烈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通过克什米尔地区,但是中国却一直想邀请其他国家合作。

 

 

对此,王毅外长进行了回应,“中巴经济走廊是经济合作项目,不应将其政治化。走廊与地区现有的争端,包括领土争议没有关系,也不应有关系”。

对于印度的“胡搅蛮缠”,中国却一直在释放善意。“中巴经济走廊的目的不是针对第三方,同时希望能惠及第三方,惠及整个地区,成为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中国官方也多次公开解释,中巴经济走廊是民生项目,中国无意介入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没有变化,可以考虑中巴经济走廊向印度延伸,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印度的北南经济走廊连接起来,印度的“季风工程”和“香料之路”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等等。

不过,中方的表态,似乎并未让印度接受。印度也一直扮演着抵制中国“一带一路”的先锋。

比如近期,印美日共同抵制了将“一带一路”写入到联合国的决议中。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莫迪6月份对华盛顿的访问,寻求到美国支持其对“一带一路”的立场,也才有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一带一路”是“掠夺性经济”。

 

 

尴尬

印度的抵制立场,也多少让它在地区多边组织中显得尴尬。

举个例子来看。

今年,在索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六次会议的《联合声明》中,有一个条款是这么说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等六个国家重申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声明中,八个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中唯有印度被剔除。

现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及诸多国际机构,都已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寻求加入经济走廊建设。2016年9月,伊朗总统鲁哈尼更是直接向谢里夫提出了加入走廊的要求(一星期前,岛叔恰好在伊斯兰堡参加了中巴伊三方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二轨会议)。

随着阿富汗的加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趋势如此,印度,你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