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西方国家内部纷乱 大国博弈危及全球战略稳定

2019-12-28 20:29: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热评2019丨 西方国家内部纷乱凸显 大国博弈危及全球战略稳定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2019年是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西方国家内部纷乱凸显,大国博弈危及全球战略稳定。

 

 

接任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极力避免重蹈覆辙,高举脱欧旗帜,决意快刀斩乱麻完成脱欧进程,甚至不惜“无协议脱欧”。约翰逊曾试图以议会休会来减小阻力,但被最高法院裁定违法。尽管与欧盟达成了新协议,但协议新意不足,更多是对旧有问题进行了技术性处理。 

受到议会多次阻击后,约翰逊被迫接受将脱欧期限推迟至1月31日的结果。12月12日,英国提前大选,保守党大胜,赢得议会多数席位。12月20日,议会通过了脱欧协议法案,“脱不成、留不得”的局面终于有望结束。

然而,分手本不易,相处更为难。未来英国还将面临如何与欧盟处理贸易关系、移民等一系列难题的考验。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发声支持英国脱离欧盟并投入美国怀抱。对此,英方并不领情,首相约翰逊更小心地与特朗普保持着距离。得不到英国的热烈回应事小,应对国内的政治斗争才是美总统的要务。

 

△ 美国众议院18日表决通过两项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
△ 美国众议院18日表决通过两项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

 

从“通俄门”起,民主党就一直在寻找时机对总统发起强攻。9月,有情报官员举报,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通话时,曾以推迟发放对乌军事援助要挟乌方对自己的政治对手拜登父子进行调查。此事成为民主党情绪的爆发点,进而启动弹劾调查。

鉴于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共和党掌握参议院,特朗普遭到弹劾但不会下台的结局无甚悬念,但民主党仍尽量“享受”弹劾过程。民主党尽快推动众议院的调查程序,于12月18日就滥用权力和阻碍国会调查两项弹劾条款进行投票,朗普成为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美总统。

就在次日,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在参议院就弹劾程序和规则达成一致之前,她不会把弹劾条款送交参议院,以此对弹劾按下暂停键。显然,民主党希望尽快在众议院程序中给总统加上“被弹劾”的罪名,而拖延程序进入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参议院,让共和党难以尽快掌握主动结束弹劾。此举引起共和党强烈反弹。

 

 

弹劾的真相已经并不重要。民调显示,大部分民众不会因为弹劾调查而改变自己对特朗普或是拜登的看法。在弹劾被党争绑架的背景下,美国民众对政治极化和两党互挖“黑料”厌倦和不满加剧。

 

 

美国总统受国内政治斗争困扰,地区战略推展也并不顺心。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年后,伊朗先后分阶段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涉及伊朗浓缩铀和重水储量限制、铀浓缩丰度限制、启用新型离心机等。

 

 

△伊朗军方9月21日在德黑兰展出其今年6月击落的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残骸。

伊朗以军事行动应对美施压。5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向中东增兵约1500人,主要承担“防御任务”。6月17日,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宣布美军将再向中东增兵约1000人,以应对当地“威胁”。美方还多次公开指责伊朗应对近期在中东发生的多起油轮遇袭事件负责。6月20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击落一架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此后即向联合国安理会控告美国无人机侵犯其领空。美国总统权衡利弊后,紧急叫停对伊朗进行报复的军事行动,转而以施加制裁等方式下“台阶”。美国力图避免陷入与伊朗的战争“泥潭”。

伊朗还以“以牙还牙”方式化解扣押油轮事件。7月初,英国海外领地直布罗陀当局在英国海军协助下扣押装载伊朗原油的油轮“格蕾丝一号”,称其违反欧盟制裁令向叙利亚运送原油。伊朗随即进行反制,伊斯兰革命卫队以涉嫌违反国际海事法规为由,扣押了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对此,英国寻求以外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尽管美国极力阻挠,直布罗陀当局仍于8月15日放行“格蕾丝一号”。9月27日,伊朗释放英国油轮。伊朗以行动警告英国,配合美对伊施压政策成本高昂,阻止美国拉英国形成对伊合围。

 

△“格蕾丝一号“启航,驶离直布罗陀
 

 

“格蕾丝一号“启航,驶离直布罗

 

△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1987年签署的《中程导弹条约》是战后美苏双方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并彻底取消一个核武器等级的条约,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关系的缓和具有重大影响。然而,2018年10月,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2019年2月2日,美方开始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并启动为期180天的退出条约程序,俄方随即以相同举措回应。8月2日,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美国退出条约蓄谋已久,却将蓄意“甩锅”,指责俄罗斯长期不遵守条约以及中国不是条约签署国。对于美国故意打破战略平衡,中俄均提出预案。中国对美国推动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坚决反对,明确提出希望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有关国家谨慎行事,不要允许美在其领土部署中导。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国防部、外交部和对外情报局,密切观察美国今后研发、制造与生产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行动。如果美国开始部署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武器,俄罗斯将根据部署的位置和数量作出合理的回应。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善战胜恶”雕塑。1990年,为纪念《中导条约》签署和联合国成立45周年,苏联将其赠送给联合国。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善战胜恶”雕塑。1990年,为纪念《中导条约》签署和联合国成立45周年,苏联将其赠送给联合国。

 

回望2019,多边主义面临诸多挑战,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横行,世界的不安全感上升;

展望2020,“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加速演变——国际实力对比东升西降,世界经济与战略的重心由欧洲和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国际环境总体稳定之中,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各种文明交流互鉴,难免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受大选因素影响,美国内政外交充满不确定性。朝鲜半岛、伊朗等地区问题风险上升。面对美国战略挤压,俄罗斯将见招拆招。

维护和平发展,化解矛盾分歧,还有待各国相向而行。

来源:央视     作者:苏晓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