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苹果11发布了,卖了6年iPhone的黄牛却转行了

2019-09-13 00:53:2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太丑了。打死不买。我还是买一台iPhoneXS吧。……”

8月,小廖把一部有着“浴霸摄像头”的iPhone11手机概念图发在朋友圈“剧透”时,底下跟来了这样的评论。

“实在太丑了!”小廖上一次收到这样的评价还是在一年前,iPhoneX系列出来时,朋友圈的人大多不能接受有着一个“刘海头”和竖摄像头的iPhone,“但就算丑,也还是有人买。”

如今对于这样的评论,小廖却不大关心了。这个从2013年第五代iPhone就开始卖起的“老司机”,经过电商、线下渠道及iPhone连续破发的打击后,于去年9月iPhoneXR发布前退出了这一市场,现在转行做手机配件,“比倒卖手机挣钱。”

1568259022844063.png

↑iPhone X (左)与iPhone 11(右)

霸主时代

3G换机潮引发风口

iPhone 4s击败“安卓机皇”成为街机

小廖第一款苹果手机是iPhone4。当时还在读大学的他,一个月生活费只有1000元,省吃俭用过了三四个月,才把这一款从朋友手里拿到的加价到4800多元、“方方正正,样子很好看”的手机拿到手。

1568259256693391.jpg

↑iPhone 4

事实上,在iPhone 4之前,国内最早大规模接触到的苹果手机是iPhone 3GS。2009年,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面向中国市场销售支持WCDMA制式的iPhone 3GS,当时正值国内3G放号,中国联通拿到了186号段,在高额补贴套餐、3G换机潮和用户口碑带动下,iPhone开始升温。

1568259366844393.jpg

↑iPhone 3Gs

但那时国内3G网络不成熟,市面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功能性机型居多,“那时候iPhone 3GS也没引进合作,诺基亚也出了塞班系统的智能机,国产山寨机很疯狂。”小廖认为,直到iPhone 4出现,才奠定了苹果智能手机行业的霸主地位。

2010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4,超窄边框、双面平板玻璃、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多任务处理模式等,苹果手机凭借这样的设计在当时的智能手机中脱颖而出。此时距离国内真正开始引进苹果手机还有一年。

135351807.png

↑2010年,乔布斯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iPhone 4

2011年10月4日,iPhone 4s上市,两天后乔布斯去世,这也成为乔布斯在世时发布的最后一款iPhone。这一年年底,中国电信也和苹果达成销售协议,苹果手机在中国大陆终于有了正规售卖渠道,也开始取代诺基亚、HTC,成为人手一部的街机。

1568260071458415.jpg

↑iPhone 4s

当时iPhone 4s火到哪种程度?小廖回忆,当时的三星S3被称为“安卓机皇”,2012奥运会期间,学校操场上都有贝克汉姆代言的三星S3的广告,但在他们学校,“放眼望去都是用iPhone 4s的人”。

黄金时代

一天卖出三四十台手机

最高流水几十万

让小廖真正走进这个行业的,是2013年,他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部iPhone 5。“当时觉得分期付款这种消费观念很适合吸纳当下的年轻人,于是就去成都太升南路租了一个七八平米的门面做手机分期付款业务。”慢慢地,他发现倒卖一部手机能加价一两千元,就当起了手机商。

真正让他开始赚钱的,是第六代iPhone,也是他认为最疯狂的时候。

“第六代手机屏幕做到了4.7,相比第四、五代手机大了很多,还新推出了‘土豪金’色。当时中国大陆首发距离中国香港、美国首发有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差”,这一时间差让手机商们嗅到了商机。

VCG11457028992.jpg

“当时一台iPhone 6s官网价格6000多元,拿到的港版都要往上加价。”iPhone 6s首发当天,小廖没有拿到货,但那段时期经他手的iPhone 6s最贵的一台成交价约10600元。一部苹果手机加价4000多元,这样的情况在小廖看来,“还算比较正常的”。

“当天上午苹果手机在香港首发,已经是限量。黄牛打飞的或请人排队购买,再打飞的或用顺丰当日达寄回成都。能在香港首发当日,在成都拿到这样一台机器,加价五六千都很正常。”但跌价也很快。小廖表示,第二天再拿到手机,只能加价三四千,越往后加价的空间越小。

小廖听过最贵的一部“土豪金”iPhone 6s被炒到两万多元,“但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手机”。“果粉”们戏称的“卖肾”,也是从那个时候传开的。

在最火爆时期,小廖一天能做到几十万的流水,卖三四十台手机,“主要是分期付款校园市场”。尽管卖过加价4000多元的手机,小廖表示,处于行业最下游的他,到手利润也只有一两百元,“几十万的流水只有几千块的利润”。

同样在第六代苹果手机风口分得一杯羹的还有小代。去外面抢首发再高价卖出的情况在大陆地区也同步首发后开始缓解,小代就专职在大陆首发门店抢购手机,该城市市场饱和后,再卖到其他城市。

小代从2012年开始做黄牛生意,直到现在,他还记得第六代苹果手机发布时的疯狂场面:线上预约、线下提货,“当时没联网,,在上海发布时,一个商家直接‘包场’,用软件刷身份证预约,再打飞的把拿到手的几百台手机,加价三四百元卖出去。”代某也参与了那场抢购大战,他当时手里拿着十几张借来的身份证。

那段时间,代某每天拿着身份证预约,早上八点再出发去重庆解放碑等直营店提货,再转手卖。后来苹果公司管得严,他就用软件刷身份证,花几十块钱找人排队。每天差不多能拿到几十台苹果手机,再开车到成都卖,“最高一台可加价五百块以上”。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一两个月,那时候成都还没有苹果手机线下直营店,“成都市场尤其火爆”。

小廖也在做手机这些年摸到一些规律:新版iPhone上市之初的几个月,价格最坚挺,等到国行机大量上市,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会高于官方价格,到下一代iPhone发布前两三个月,价格才会低于国行;线上线下也不一样,苹果手机线上是定价销售,线下价格有涨有跌,一般都在每年11月底面临一波涨价,延续到过年,年后才会慢慢降下来。

转折

电商加入、国产机崛起

最惨淡时一周才卖出两三台苹果手机

让小廖和小代都没想到的是,转折很快到来。

2016年,苹果发布iPhone 7/7P,连续三年相似的外观,变化不大的功能,近万元的价格,让一些“果粉”心生怨念,与此同时,小米、华为等国产品牌崛起,抢了不少用户。

“华为、小米整体都把手机价格做得很低,红米出来时才799元,更好的机型基本都以1999元为界限,与同期动辄五千多元的第六代苹果手机相比,便宜很多。”小廖表示,小米看重学生市场,而一些政府机关和中年人都会选择华为,这两个手机品牌占据了国内很大市场。

第七代苹果手机后,iPhone X/ Xs/ Xs Max相继出现“破发”,苹果公司在这个原本占据其重要销售额的中国市场连续经历了“滑铁卢”,黄牛们也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危机。小廖告诉记者,2017年以后,生意就开始下跌,随后两年生意越来越难,“最惨淡时一周只能卖出两三台苹果手机”。

不仅生意上经历了失败,情感上也产生了动摇。从第一部iPhone 4开始,每代必换的小廖在购买了iPhone XR后决定暂时不再更换新机。

除了国产手机崛起,电商的加入也让黄牛们产生了危机感。

“除了苹果自己的官网,苏宁、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都能在苹果公司提到货,渠道商、线下批发厂家越来越多,拿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黄牛也越来越难提到货。”小代表示,后来普通黄牛只能通过批发或渠道,一天拿几台手机,还要以先付款的形式预约。而以前“一部手机随便赚几百元”的日子也早已不在,“现在大多都只能赚几十块钱了。”

电商平台的崛起也诞生了新的链条。

小吕平时只售卖手机配件,等到每年618、双11时,他就摇身一变成了黄牛。

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上每年都会推出苹果手机的大型促销活动,售价低于市场价,“抢到就是赚到”。小吕每次都会用各种方法去抢,每次囤上几百台,促销后再加价一两百元卖出去,“最火爆时一天能挣一万余元”。

合约机、翻新机、官换机……

有人转行

有人在等待转机

比起苹果手机自身的发展史,小廖对手机售后领域更感兴趣。

iPhone 5上市前,苹果针对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iPhone实行只修不换的售后政策,后修改了维修政策,对非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实行以换代修。此举一出,为黄牛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小廖还记得,当时同行的通行做法是收购临近保修期的旧iPhone,用破损件替换正常零部件等方法找到售后要求换机。这就产生了官换机行业。官换机只有一台裸机没有其他配件。

“当时收购一台旧iPhone不到2000元,换成新iPhone后能卖三千多。此外,旧机上拆下来的零件还能当维修配件卖给用户,两头赚。”该举被苹果公司发现后,随即出了新规定,哪里的零部件坏了换哪里,官换机行业逐渐衰落。

除了官换机、翻新机,苹果手机还分版本,有锁无锁,“这些机型不需交税,比国行价格低,都是国内卖得比较好的”。

小廖介绍,所谓的美版货,其实就是国外的问题回收机。“国外流行14天机,即14天内发现手机有问题就回收回去。”这些回收机通过各种渠道拿回中国卖,“比国行便宜两三千”。“当时一部64G的iPhoneXs MAX,国行线下批发渠道是7100元左右,但如果买美版,只需花6100元就能到手。”这种渠道的手机虽然便宜,但没有售后。

尽管在想方设法“打擦边球”,黄牛们也大多成了“强弩之末”。小廖表示,从2017年开始,很多黄牛都开始转型,从卖手机变为修手机、卖配件周边,小廖现在卖手机配件,“比卖手机赚钱”。

黄牛在衰退,二手手机市场却在崛起。小廖提到,现在大家更愿意买二手手机,从他售卖手机配件的情况来看,大多是用第六、七代苹果手机的,“能看出最新款型号的市场占有率不高。”

与小廖的感受一样,太升南路很多同行对此次苹果新机发布会也相当“佛系”。

1568263369971131.png

↑iPhone 11

在太升南路,苹果专卖店与一些售后修理店已经挂出了关于iPhone 11系列的“以旧换新”宣传海报,但许多二手手机店的商家却对此次的新款没有太多反应。记者走访了数十家二手手机店,商家大部分推荐购买iPhone 8 Plus或iPhone X,“iPhone 11系列20号会有货,目前只能预订,不过它相较于X,除了摄像和外观,差距不是很大。”对于新款iPhone,有部分商家表示,目前很多用户都在等5G手机,所以咨询、订购新机的客户并不多。

在谈到目前购买华为与iPhone客户群时,商家表示近年华为的客户群逐渐增多,现在iPhone和华为群体基本占手机市场主要群体,目前手机市场上,华为P30 Pro是客户比较青睐的一款机型,相比之下iPhone X系列销量甚至不如iPhone 8/8p等机型,“之前iPhone的机型中,性价比较高、较受欢迎的是iPhone 7 Plus,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性能来说都是较稳定的一款。”

“现在回头看,倒卖手机这行门槛太低,供销关系简单、售后越来越麻烦、竞争大、利润低,再加上每年上涨的房租,发展到最后就真的挣不到钱。”回想起6年的iPhone征战史,小廖有些感伤。

以往苹果公司发布新机的时候,他都会囤大批该机型周边,但这次他并没有这个打算。尽管如此,小廖认为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是具备一定话语权,“浴霸摄像头虽然初看很丑,但看久了可能也会变得顺眼。”

小代虽然也做苹果手机,但他直言小米才是真正让他挣到钱的手机,他也听过批发小米手机挣到几套房的大黄牛。“通过苹果、华为手机挣到钱的都是渠道商,更早批发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批发商能囤货上千台。”大黄牛有自己的操作模式,在大陆尚没有首发的时代,大黄牛都是找很多人排队买手机,一次就能拿几十台,挣得也多。

“太升南路的赛格广场,一部分人都是苹果手机养起来的。”虽然太升南路经历了从人山人海到逐渐寥落的转变,小代和这部分被苹果手机养起来的人一样,都在观望,苹果会不会乘着5G换机风口再次扶摇直上。

来源:红星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