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企业人士称中国具不可替代性 关税听证会继续

2019-06-20 00:53: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新社华盛顿6月18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18日继续就剩余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举行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美方企业和行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具有不可替代性,短期内“没有办法”将产业转移至其它国家或地区。

当天出席听证会的主要包括美国水产、能源、信息技术等行业代表。听证会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可否将产品生产、加工等任何在中国完成的程序转移回美国或者其它国家”。针对该问题,各行业人士几乎都表示“不可以”或者“代价太大”。

银色港湾海鲜公司(Silver Bay Seafoods)总经理祖尼什(Zuanich)表示,经过过去数十年的积累,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性价比最高的海产品再加工行业。中国在这方面具有的“硬件设施和工人经验”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祖尼什说,尽管美国目前也具备此种海产品再加工的能力,但是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出很多,如果将这部分业务转移至美国,将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削弱美国海产品竞争力。

国际海产品公司(Maritime Products International)总裁法斯(Fass)说,与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需要数年甚至更久,不是“一夜间就可以实现的”。对于所谓将供应链转移到其它国家,在实际操作上将面临种种挑战,受到伤害的是美国生产商和美国消费者。

比亚迪汽车(BYD Motors)法律顾问维塞尔(Wessel)说,其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动巴士的美国公司,其中核心就是电池。BYD电池在中国生产,专门配合BYD电动巴士。这种电池生产工艺复杂,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国家。此外,在美国已不具备大量生产锂电池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不可能将该业务由中国转移至美国。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艾尼斯(Erin Ennis)在听证会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多的美国公司在生产产品时都需要来自中国的原料或者元件,而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例如高质量电子元件“很难被替代“,因此对于需要中国电子元件的美国科技公司而言,转移的代价将非常大。艾尼斯强调,无论如何,提高关税都不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正确途径,美中双方应该重新回到谈判桌。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以来表示,增加关税可以促使美国公司将其业务转移回美国从而创造更多本土就业机会。但对于这些企业代表而言,特朗普的“愿望”并不能轻易实现。

根据日程,此次听证会从本月17日开始,持续7个工作日至25日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