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为什么“焦虑”了?这才是根本原因

2019-06-13 18:55: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期,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采取一系列供应链管控手段,对华为公司进行打压。实际上,美国这种以供应链安全为名行战略遏制之实的做法,绝不是心血来潮。随着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先进技术产业竞争态势加剧,美国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频频在供应链问题上大做文章,不仅通过加强管控以保护本国供应链安全,更滥用技术出口管制等手段钳制他国企业发展,阻断他国供应链,以此巩固强化其世界霸权地位。

特朗普上任后,在“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理念指导下,其对供应链安全问题的关注强度显著上升,在行动逻辑上看重实际效果,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内外呼应的行为模式。

一方面,通过加大审查监管力度和增大投资限制,对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美国进行限制。

近一年来,美国推出一系列相关战略、法案及工作规范,并在政府内增设专门咨询机构开展不定期专项评估工作。《国家安全战略》《国家网络战略》无不将应对供应链安全问题作为重要事项。密集出台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联邦采购供应链安全法》等法案中均提及供应链风险控制和审查的具体要求,且不乏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

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商务部等部门在供应链管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强化安全审查制度,扩大对美投资的限制类型,设置“玻璃门”“弹簧门”的倾向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改革出口管制制度,强化技术封锁,对他国,特别是中国重点行业供应链进行精准打击。

美国通过多重监管机构合作对技术出口进行严密监督,运用技术出口限制作为打击他国供应链的工具。

2018年8月,特朗普签署生效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堪称史上最严的出口管制规则,目的在于甄别和管制涉及供应链安全和高技术范畴的出口行为。

在此之前,美国一度宣布禁止向中兴公司出售芯片,将44家中国机构列入“实体清单”,还对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公司实行禁售,近日更是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元器件产品。ECRA发布后,美国商务部紧接着出台了一份针对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机器人等14类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并向公众征求意见,极力限制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外流。

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问题上大做文章,名义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实则背后隐藏的是遏制他国的“私心”。

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美国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是“挑战美国的实力、影响和利益,企图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的国家。牢牢控制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并借此优势对中国“卡脖子”,成为美国自认为能够阻止中国崛起的“不二法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国近期对中国企业密集打压,这些企业是否真的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并不重要,中国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才是美国“焦虑”的最根本来源。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