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 凸显经济繁荣背后隐忧

2019-06-13 18:55: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此前一直都希望通过加息手段给经济泼点冷水,但此举招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不满。

自美联储主席罗姆·鲍威尔发出“为保持经济扩张,将适当采取行动”的信号以来,市场对美国降息的预期大幅上升。市场普遍预计,此次降息即便不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公布,也可能在7月份或晚些时候公布;预期降息次数至少在两次以上。

从货币政策周期来看,在经历了2015年以来长达3年多的加息周期后,今年的货币政策风向明显发生变化。特别是3月底以来,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大幅升温。从加息到降息的转变,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反映出当前美国经济在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

表面上,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大多数指标表现靓丽。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美国经季节调整后的GDP总量达到52622亿美元,经济同比实际增速高达3.2%,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5月份,美国失业率继续维持在近50年来最低的3.6%,劳动者工资水平持续上涨,员工时薪同比上涨3.1%至27.83美元。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此前一直都希望通过加息手段给经济泼点冷水。但此举招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不满,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的加息,并表示,如果美联储维持较低利率,股市的表现将会更加令人兴奋。在政府的强大压力下,美联储的思路开始从加息周期迅速转向谨慎降息。

除了政府压力外,美国经济基本面也在悄然变化。在制造业方面,美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4月的52.6降至50.5,低于市场预期的50.6。5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9,低于4月的53.0。就业方面数据更是超出市场意料之外,美国劳工部数字显示,5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远远低于4月份的22.4万个,不及市场预期。2019年,美国非农部门月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为16.4万个,较2018年的22.3万个明显下滑。衡量劳动力市场雇员范围的私人部门就业扩散指数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降幅近10个百分点。

在导致美国经济趋向悲观的各种因素中,由美国一手发动的贸易战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由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开始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影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的负担加重,发生通胀的概率上升。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估计,如果中美贸易纠纷进一步升级,美国一个四口之家每年衣服、鞋子等相关产品的花费会增加约500美元。美国贸易顾问公司估计,中美贸易纠纷令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开支增加2300美元。

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又将对美国出口产品形成打击,加剧美国国内实体经济的困境。不仅如此,贸易战还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计称,贸易战可能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产出减少0.5%。

美联储发出降息预期,极有可能就此迈入降息周期,进而引发新一轮全球降息风潮。事实上,已有多个国家开始采取降息行动,以提振本国经济。2019年2月7日,印度央行曾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6.25%。4月4日,印度央行再次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此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西兰相继宣布降息措施。6月4日,澳大利亚也宣布加入降息行列,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历史最低的1.25%,这也是澳大利亚央行近3年来首次降息。

虽然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为应对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传导给企业的成本上升,中国也需未雨绸缪,努力巩固“降成本”的成效,不断夯实“稳增长、保就业”的基础。

□李长安(经济学者)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