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中医刘翔告诉你
沈阳泽润肥业有限公司
吉美家,装饰你美丽的家
中秋送礼就送酒搭档
北京丰亮君发建筑工程
天堂寨深秋
豪澤格芮酒店礼遇非凡旅途的等待
体验盛唐文化和历史
在鼓浪屿文艺地慢生活
冬季国内最佳温泉去处
难以抗拒的秋色诱惑
甘肃 为什么是你
紫金绿茶红茶获殊荣
潍坊滨海建设生态绿色
花海是最深沉的幻觉
世界上最美的工作
宁夏观光夜市正式开业
山东荣成:天鹅舞朝晖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健康
>
精诚大医
云南:构筑老年艾滋病防控墙
2019-10-12 16:44:05
信息来源:
发布者:艾森网
点击量:
艾滋病正在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
作为医务工作者,云南省政协委员翁晓春在2017年和2019年的云南省两会上,分别提交了两份提案,呼吁高度重视老年人艾滋病防控问题和加强老年人艾滋病防控工作。日前,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云南省卫健委”)对翁晓春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云南艾滋病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由于“艾滋病流行时间长,患者基数大,云南仍是全国疫情最重的省”,“近年来,云南省每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呈不断增加趋势,50岁及以上年龄段在新报告病例中的比例由2015年的26.1%逐年上升到2018年的32.4%,增加了6.3个百分点”。
事实上,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现状并非仅出现在云南。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首次将老年人列入重点宣教人群。2018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例行发布会上,通报了我国对艾滋病流行情况全面评估的主要结果,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在会上表示:通过病例报告发现,我国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男性人群感染病例报告数从2012年的839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扩大老年人艾滋病检测覆盖面
艾滋病为什么会出现老龄化趋势?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后郑宏毅认为,广泛应用的鸡尾酒疗法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坚持接受治疗的患者,寿命有的可以延长20多年。但值得重视的是,“新发感染的老年人在不断增多”。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老年男性性活跃期延长,中老年人性需求不被家庭和社会所正视。”郑宏毅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在乎”的心理,极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这是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也显示:性接触是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主要途径。中老年男性感染者和患者多为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嫖娼)传播,女性主要为家庭内部传播。
在2018年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通报会上,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年检测发现的9413例感染者及患者中,有5000多例是通过一夜情等临时性行为感染,有2000多例是通过商业性行为感染,500多例是通过夫妻或固定性伴侣感染,500多例是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
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不主动进行HIV检测。“其中,80%左右的感染者是在受伤、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动检测出来的。”这位负责人说。这其中包括中老年感染者及患者。
翁晓春也发现,不少老年人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缺乏,不愿接受咨询、治疗等相关服务。为此,他在2019年云南省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切实加强老年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提案》中建议,要从基层街道社区层面建立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的主动干预机制,鼓励高风险老年人群定期到检测点进行检测,以提早发现潜在的HIV携带者,降低交叉性传播感染风险。
事实上,云南省卫健委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创新开展了感染者溯源检测和体检人群检测”。云南省卫健委在对翁晓春提案的答复中写道:2014年1月20日,原云南省卫计委制定出台《云南省老年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试行)》,依托多个艾滋病防治项目,通过入户面对面宣传、同伴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生对老年就诊者的宣讲,老干局、老年大学、老体协搭建退休人员干预平台、老年人体检等,动员老年人参加自愿检测。同时,还对一些高危老年人开展了干预。截至目前,已覆盖101个县(市、区),累计干预118.87万人次,HIV动员检测85.1万人次。
2018年7月14日,云南下发《关于体检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类体检机构将HIV检测项目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服务中,为18岁以上的体检对象提供知情不拒绝的HIV检测咨询服务,填补了健康体检人群的检测空白,扩大了云南省检测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的检测覆盖面。
云南省卫健委的答复显示:“云南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云南全省建有HIV检测实验室和快速检测点2680个,其中,村级快速检测点358个;监测检测网络覆盖100%的县、99.7%的乡镇和社区;发现率从2010年的58%提高到80.2%,高于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
继2016年云南省HIV检测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后,2017年,云南全年共检测1582.1万人次,同比增加33.4%。在检测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当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实现连续4年下降。
截至2018年年底,云南被发现的HIV感染者和患者,大多数已接受抗病毒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患者中,病毒得到有效抑制的比例达95.1%,全省艾滋病疫情总体稳定,持续保持无输血传播,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29%,如期实现了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年度目标。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科学研究取得突破
根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临床经验,中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发病表现,常被误认为是一般的中老年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等而延误治疗。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感染HIV后易发展为艾滋病(AIDS),且老年病例通常存在潜在合并症、机会性感染,加快死亡速度。
“现在的HIV感染者往往死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不是艾滋病。这种现象在老年感染者中更为严重。”郑宏毅说。中老年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不仅免疫重建效果不如年轻患者,治疗4年内的死亡率也比年轻感染者高出30%。
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云南一直在积极探索。
2017年2月24日,原云南省卫计委出台了《云南省中西医协同协作防治艾滋病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艾滋病平台,整合资源,规范治疗。
为帮助已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出现耐受性差、副作用严重的老年患者,云南一些地方展开了减毒增效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比如,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就对老年艾滋病患者开展了个性化治疗,除服用固定制剂、汤剂外,还进行中医艾灸、耳穴、外洗等疗法。
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云南关于老年人感染HIV的相关科学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郑宏毅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郑永唐学科组研究成员之一,他们发现,免疫衰老是老年艾滋病进展的关键因素。
取得这一研究成果的突破,是在2017年,学科组历时两年首次建立了老年艾滋病猕猴模型。“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国猕猴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衰老和艾滋病的实验动物。”郑宏毅说。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当年的英国《科学通报》上。郑宏毅为第一作者,研究员郑永唐为通讯作者。郑宏毅介绍,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有关老年艾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
学科组通过猕猴模型研究发现,感染后的老年猴血浆病毒载量快速上升,表明其疾病进展更快,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风险更高。
“这项研究证实了之前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老年HIV感染者是否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加速老化’影响的假说,为摸清老年艾滋病患者治疗途径,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方向。”郑宏毅说。
科学家们认为,针对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中老年人群HIV感染率上升的严峻性,开展老年HIV感染者的发病特征与机制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可以促进艾滋病患者的治愈,也有益于衰老的相关研究。”郑宏毅说。(记者 张文凌 编辑:刘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