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爱心使者孙维

2017-12-22 11:41: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她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有一长串头衔:全国青联常委、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爱心大使”、西北地区特殊儿童公益形象代言人、三秦善星、陕西旅游形象大使,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中国城市电视台新中国成立“60年60人”……

  在跑2016的两会期间,在几千代表委员中苦苦寻觅一个访谈对象,能代表媒体人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通过对众多资料的筛选,我把目标对准了被网友誉为最美人大代表的孙维,西安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播音部主任。她在陕西省的名气,比省台的任何主持人都大。在职工之家并不宽敞的她的宾馆房间里,一边品尝着来自陕西的酸奶水果,一边聆听这位心灵与外表一样美丽的主持人的侃侃而谈,我又一次享受了一顿饕餮盛宴。在此,感谢老朋友西安电视台台长惠毅,是他的大力支持成全了本次访谈。因为去年的被动,今年孙维对所有媒体婉拒了。全文七千字,这儿只得节选了。

   

  丝路上的爱心使者
——孙维访谈录

人大代表:履职路上兢兢业业

  ——我经常扪心自问:能给别人哪些帮助?对得起代表的称谓吗?

  记者:去年两会,你高颜值的照片被媒体广泛传播,网友给你贴上了“最美人大代表”的标签。你认可这样的标签吗?

  孙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不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容貌,而是关心我提的建议、议案。

  记者:好吧。今年是本届人代会的第四年,带来了哪些议案?你关注哪方面比较多?

  孙维:今年我提了《关于构筑全面科技培训体系,助推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的建议》等三个建议,去年提了两个,前年提了两个,第一年提了一个。这几年我一直关注大学生创业。去年提了《打造四大平台,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另外,还提了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文化先行等建议。

  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既有着崇高的荣誉,也有着重如泰山的使命。能否分享一些履职的感受?

  孙维: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肩负着神圣职责。于是我向领导、朋友们广泛请教,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我沉下身子做调研。前年,在上万人次中回收了4490多个调查问卷,写成调研报告,省委书记还做了批示,省人社厅专门为此开了座谈会。去年,我又做了一个纵深调研,研究大学生就业如何与科技转化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我还经常主动找妇联、团省委、团市委,了解他们关注的话题与调研情况。去年了解留守儿童与留守妇女的情况,知道他们需要精神方面的关爱,我就在今年三八节把关爱妇女的建议推送出去,反响还挺大的。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其他时间,我关心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关注国家关注的中心工作,并极力起到带动作用。作为主持人,手里握着话筒,如果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吃透,并带给身边人与屏幕前的观众,相信能够带动大家。

  “e路诗语”,一本可以听的书

  ——诗是有味道的,诗是有力量的,诗是有梦想的。

  记者:“e路诗语”微信公众号挺受欢迎。从去年7月播出第一期至今已推出近两百期了,最小的听众仅3岁,最大的近80岁。你的工作已够忙了,怎么想起要推出这本“可以听的书”?

  孙维:做“e路诗语”,是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先行》议案后。我想,除了举办各种活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推动。西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挖掘古长安中的诗词,通过声音来传播。于是就搞了这个公号,每天选一首诗来朗诵。

  很多人听完后给我发来诗评。尤其是国外的华裔,听到这些诗词能感受到一份特殊的牵挂与力量,有的托人写下留言,还有的问我可不可以在美国举办一个诵会。选诗、录诗、制作播出全是公益的,是听众给了我坚持的力量。

  记者:那怎样才能凸显自己的特色?有人说,因为“e路诗语”,带来了诗歌朗读的春天。

  孙维:首先,在选诗方面,要求是正能量的。其次,在风格上,希望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买了很多书来看,还向一些研究诗词的老师们讨教学习。做一个读诗使者,光凭声音,太薄,要有对诗词、诗人及当时所处环境的理解。

  “e路诗语”走进多所高校,通过朗诵,将诗歌文化传播进校园。作为团中央确定的“与信仰对话”的主讲人之一,去年我走进西安工业大学,为近五百名大学生做了一场“诗歌,与青春共舞”的主题报告。

爱心使者:汇聚更多正能量

  ——只要一说公益,我两眼都放光。希望让主持力量汇聚更多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正动力。

  记者:你曾为救助白内障患者献上爱心,和同事走进医院看望患病中学生,在汶川、玉树地震后,关注受挫孩子的心灵健康……你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何以如此执著?

  孙维:融入公益事业后,发现有这么多特殊孩子,每个孩子都影响一个家庭。就想着能为他们多做点事情。所以,但凡有人打来电话需要主持或者做代言人之类,只要是公益和慈善活动,我都愿意。我是只要一说公益,两眼都放光的那种。在主持工作中,最看重的就是主动参与和策划大型公益活动。

  只要是我参加了,老百姓们就觉得这个活动是值得信任的,是有品质的。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就觉得特别值。若活动冲撞到了一起,我会推掉其他活动参加公益。这么多年都是这样。

  记者:从2007年开始,你一直是省和市的旅游形象大使。去年陕西省旅游局甚至给你颁发了终身旅游形象大使的聘书。在陕西,只有你一人享受这一殊荣,可见你与陕西旅游的渊源之深。

  孙维:我和陕西旅游的渊源、情感都可以写一本书了。我到过国内外80多个地区推介宣传陕西旅游。每次推介,我都会充分研究推介地风土人情,凸显陕西特色。每一场推介会,我都不会重复同样的内容。有领导就说,上百场的旅游推介每次都像听一场新的一样,所以每次都很期待,不知道我要讲些什么。每到一处,我都会讲一段对方和我们的异同,然后再慢慢引入正题。

  记者:二十多年来,你主持了2000多场各类大型活动,都很成功,展示出鲜明的风格和非同寻常的智慧。从一个小学音乐老师成长为优秀主持人,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孙维: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有特质、有内涵的主持人,离不开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抱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丝毫不敢懈怠,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块内容,都要烂熟于心,化为己有。每一场活动,我都要捕捉到现场的激情和灵感,用真挚质朴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善良、美好和温馨。始终用最好的状态、最饱满的精神去主持每一个活动。

  我喜欢舞台上那种与群众息息相通、亲切交流的感觉。无论作为主持人还是旅游推广大使,我都以满腔的热情倾诉着对陕西这片厚土的热爱和眷恋,赋予每一场活动最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战线》记者 杨芳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