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千人送别诗人屠岸: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2017-12-21 20:59:0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W020171221305599711299.jpg

 
  前来悼念的人们排起了长队。袁秀月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袁秀月 上官云)12月20日,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上千人来到现场送屠岸先生最后一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早上8点左右,就有人陆续开始排队了。8点40分,人们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兰厅门前写着“诗爱者、诗译者、诗作者屠岸先生千古”几个大字,两旁摆满花圈。9点,屠岸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哀伤的《送别》音乐,人们依次三鞠躬,并献上手中鲜花。
  记者在告别仪式上看到了中国文联主席铁凝送上的花圈,著名翻译家文洁若的名字也出现在签到簿上,评论家李敬泽、诗人邵燕祥、屠岸自述《生正逢时》的编撰者李晋西等都来送屠岸最后一程。前来告别的还有屠岸出版界、翻译界、诗歌界的同事和后辈们,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诗人杨东彪在挽联上写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告别仪式的大厅走出来,边走边哭,眼睛已经哭红,难掩悲痛之情。
  屠岸先生的女儿透露,两三个月前,父亲仍在伏案工作,读书、看报、记日记,还在接待来访的友人。直到最后的时光,屠岸依然在平静地生活,看莎士比亚的诗、听贝多芬的音乐。看到亲人焦心,屠岸还用言语宽慰,他说:“人从出生,到婴儿到成长再到衰老和死亡,这期间,我感受到亲情和友情,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我感到幸福。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是自然规律,不要着急,不要心慌。”最后,屠岸女儿哽咽道:“爸爸,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的心永远都在一起,愿天堂没有寒冷和病痛,只有诗歌和阳光。”
 
W020171221305600252182.jpg
 
 
  屠岸告别仪式。上官云 摄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告诉中新网记者,得知先生去世的消息很突然。他回忆道,屠岸生前住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屋子没有铺过地板,一直是洋灰地。有一次李昕去拜访屠岸,他就穿着一双很旧的拖鞋出来迎接。“他是个很朴素的人,对人很和善,特别谦恭有礼。”
  12月16日下午5点,屠岸在京逝世,享年94岁。屠岸原名蒋壁厚,1923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华东《戏曲报》编辑、《戏剧报》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剧协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总编辑。
  年少时,屠岸在母亲影响下开始迷恋诗歌,此后从事诗歌创作和翻译,一生不辍。耄耋之年,仍每日吟诵着诗歌入睡。屠岸曾最早推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译本,译著有惠特曼诗集《鼓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等,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等。
  屠岸曾用“生正逢时”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说,“在我的头上,有阳光,也有阴霾。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想起吴祖光写的这四个字:‘生正逢时’。生活经历如此丰富,岂不是生正逢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