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王军旗新书发布会嘉宾热议《放歌太行》

2022-05-16 19:11:36 信息来源:艾森网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王军旗:中国社会新闻社第一副社长、诗人、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河北平山县诗人王军旗日前出版了个人的第十四部诗集《放歌太行》,此诗集一经出版,就吸引了人们眼球,一众嘉宾莅临平山县泓润庄园举行新书发布会,并在发布会上对这部诗集进行了热议。
      会议一开始,诗人王军旗首先做了《<放歌太行>新书发布会的说明》。                  
      王军旗说:“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风景如画,瓜果飘香的平山县泓润庄园。泓润庄园是我一部分收藏品的展示基地,这里不仅展示着奇石、美酒、钱币、军功章等珍贵藏品,更是一个集种植、养殖、采摘、观光、研学为一体的大型园林示范区。今天,各位贵宾来泓润庄园观光并参加我的新书《放歌太行》发布会,我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说心里话,我并没有打算搞新书发布会,一因我的诗歌水平低,都是大白话,难登大雅之堂;二因出了十几本书,几乎没有一部能拿出手来,也从没有搞过发布会活动。这次主要是借这个机会见一见诸位敬爱的文友;更想借各位网友的文采写一下泓润庄园。再者,我也是请各位贵宾,各位网友领略泓润庄园的诗情画意,并请大家品尝泓润庄园生态餐厅的美味佳肴。因此,我们就在这初夏时节,在平山县泓润庄园欢聚一堂!

       诗词讲究语言美,讲究词语凝炼,讲究形象思维,而我写的完全是触景生情,经常在手机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部分是粗浅的大白话。
       今天在座的老师尽管大部分比我年轻,但写诗赋词水平比我高出许多。我是豆腐白菜,家常菜,你们是龙肝凤脑,山珍海味。今天光临平山县泓润庄园的诗人有不少,诗人写的诗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让我高山仰止。如我的好友——著名诗人边国政,早在1979年写的一首《对一座大山的询问》,打破了十几年对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禁锢,创作了惊世骇俗的诗歌,写出了时代最强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全国性平反冤假错案的活动。我们泓润庄园所在的平山县是新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巍巍太行山穿县而过,留下千古风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性题材。滔滔滹沱河横流平山全境,滋润了平山代代英豪。《白毛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二小放牛郎》《团结就是力量》……这些感动新中国三代人的歌剧,歌词,歌曲,无不是从平山迸发出的时代强音。
       我殷切盼望各位青少年英俊,各位中老年朋友挥动你们如椽之笔,弘扬正能量,讴歌真善美,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祖国!
想说很多,时间有限。谢谢大家!
       接下来与会重点嘉宾围绕王军旗和他的诗集《放歌太行》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从内心流出来的诗
                                                     边国政

      今天来参加军旗的发布会,很高兴。军旗所取得的成就,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的丰富,可以说就是一个人文的标本,我们研究他能有取之不尽的话题。军旗的身上令我最佩服的,最崇拜的,就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他的充沛的精力。这两者我想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他那样地热爱生活,所以才焕发了这种强大的激情,这样才使他干任何事情精力充沛,能达到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取得一般人完成不了的成果。
     说到写诗,因为今天是他的新书发布会,山壁的序里面,对他的创作进行了很高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这都是我非常赞同的。中国的新诗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说今天到会的胡茗茗、韩文阁、小宁、陈德胜,包括高英英,在新诗的创作领域,采取了与王军旗不同的写法,但是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就,得到全国诗坛的肯定,得到了读者的欣赏。诗是一个很丰富的文本,中国的传统诗歌,传统的诗歌理念,就体现在王军旗的作品中。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教科书中学过所谓的诗言志,诗歌的赋比兴,然后要分行,要押韵等等,这在军旗的诗里都有体现。但是不同的是,王军旗的创作为什么说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他用这种传统的手法,写出了超越传统的作品。就是军旗的诗啊,我觉得就是一种原诗,原诗是什么,就是在那些诗歌理论诞生之前,那些诗歌作品,比如说《诗经》里面,《楚辞》里面那些作品就是原诗,原诗的特点是什么呢?他的命题是什么呢?就是抒发作者的情怀,抒发这个情怀,他的基础什么呢?就是现实世界,现实的生活,在生活中产生那种阴影,成为诗歌。
       我把军旗的书草草地读了一遍,我就感觉到军旗这种创作,他是在他那种写法上进入了一个自由创造状态。他写诗,并不是为了当一个诗人而写,他就作为一个普通人,因为亲近诗歌,用诗歌这种题材来抒发个人的情感,抒发个人对现实世界,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和了解。所以他的诗呢,读起来就感到特别亲近。他提笔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我用什么技巧,也不在意编辑会怎么看?主编会怎么看?评论家会怎么看?诗友们会怎么看?他就是以我笔写我心。他的诗可以说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内心里流出来。这样的作品要放在一个中学生的身上,可能说失之于概念化,但放在王军旗身上,就没有这种感觉,只感觉到这些作品确实是他心灵的抒发。在他的作品里,高度的体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作为一个现代人,那种历史的使命感,在他的作品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然后我要说的是,诗言志,诗抒情。实际上诗歌是用这种分行的文字,在他所写的题目之外。所以我们读李白,读杜甫,读白居易,读李贺,我们都通过作品,他在作品里没说我是什么,我喜欢什么,但是这个诗人的形象在我们的阅读里,已经逐渐地丰满起来,逐渐地树立起来。所以呢,一个成功的诗人,就成功的塑造自我形象,流传千古的不仅仅是他写作的文字,而是他个人的形象。我读诗,可以说不求甚解。有些诗,当时读过,到以后40多岁了,才对诗有了贴近这个诗歌文本的认识,但是不妨碍我对那个作者私人的这种概念,所以我从小就喜欢李白,不怎么喜欢杜甫啊。这就是李白的诗传达的是他个人的形象。我扯远了,再说回来,军旗作品中有一首写《气》,“生气”的“气”,还有那蒸汽的气啊,还有下边是个“米”字的“气”。他写了一大段排比,我还能记得,他说:“饱读诗书养才气,重情重义养人气,不求功名养志气,与世无争养和气,助人为乐养闲气,不亢不卑养骨气,敢做敢为养浩气,胸怀天下养大气,超凡通俗养仙气。”我觉得这些句子,加在王军旗自己的身上最合适不过,这就是他的自我写照,这就是我所认识的王军旗先生,因此,在这个会上,借这个机会,借王军旗先生《放歌太行》这本书的发布会,我诚心诚意地衷心祝贺王军旗,致敬王军旗,祝福王军旗!
                                                  唱出时代的强音
                                                      唐朝小雨

       王总的诗集《放歌太行》正式出版了。可喜可贺!这也是我们平山的一件大喜事。军旗老兄多年来行走平山,曾任平山县人大常委,平山县政协常委,为平山办了好多事情,做了好多工作,是平山朋友们心目中十分敬重的老大哥。在大家心目中,他就是平山人。王总是个平山通,他十分了解平山,平山的山水名胜,民间习俗,方言典故,风土人情,没有不了解的。我去年去黑山关旅游景区住了两天,拣回几块石头。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以后,王总当即回复这是块什么什么石头,产地在营里乡一带。让我十分佩服。王总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记忆力非常好,在平山朋友圈有口皆碑。所以,他能在最近两三年的时间里,拿出砖头厚的一本诗,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都知道他是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好多年不写东西了。这一次也算是出手不凡,一鸣惊人,让朋友们眼界大开。
      王总的诗,我在微信朋友圈大部分都看过。他的诗都是先发在平山文学群,所以平山的朋友们沾了近水楼台的光,能够先睹为快。他的诗一是阳光大气,作文先作人,和他的为人一样。他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随性而吟,从不附庸风雅、装腔作势,和他心地善良,为人豪爽,处事大方,坦坦荡荡的性格一样,字里行间带着暖暖的热情和满满的正能量。  二是朴实无华。诗风如作风,他的诗和他的为人处事一样,平易近人,接地气,不做作,不生硬,不生僻。每一首诗都是来自生活的感悟,不故弄玄虚,不装腔作势。诗句简单明了,信手拈来,直抒胸臆,却又不失清新和灵动,韵味十足。三是家国情怀。他的诗歌,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动,气势雄伟,激情奔放,朗朗上口,音乐性和节奏感强烈,十分适合朗诵,这也是当下好多诗歌做不到的。记得前两年他写的抗疫诗歌,朋友圈一发出,立刻被好多媒体平台头条转发诵读,日点击量高达几十万次。他的诗歌是积极向上的,雅俗共赏的,是美好的,赏心悦目的,唱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既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也必定是属于未来的。
       我为王总的《放歌太行》点个大大的赞!
 
 
                                                   把家国情怀融入作品  
                                                            邢建军

       首先我代表平山县作家协会对王军旗老师新书出版表示祝贺!
       王军旗老师是平山县作协顾问,同时也曾担任平山县人大常委,平山县政协常委,平山县旅游总顾问。他对平山非常关心,对平山的文学创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对军旗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军旗老师虽然不是平山人,但他对平山的历史文化研究非常精细,可以说比我们平山人还了解平山。王老师就是平山的百科全书,说起平山的历史,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军旗老师有着大智慧。他博览群书,著述等身,出口成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可以说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军旗先生是石家庄有口皆碑的著名文化学者,如果谁有什么不懂的,包括任何方面,只要问王老师,都能得到解答。他是中国文化的活仓库,储存器,价值连城。
      军旗老师有着大担当和大格局。他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他的为人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他乐于助人,热衷公益,帮助了一大批文学青年走上成功之路。他拿出精力,拿出资金,帮助平山文学界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发布会、研讨会,推出了一大批作家、诗人,是文学界的及时雨,“大哥大”。
      军旗老师有着大情怀,他年过70依然笔耕不辍。他的笔下很少有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他把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他笔下的敬业集团、中医药、流调工作者,都是责任,是大义。读后,一种崇敬,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油然而生。
 
                                                 诗歌写作上的“快刀手”  
                                                            李洁夫

      王军旗先生集杂家、玩家、收藏家、活动家于一身,聪明异常,精力过人,生性豁达,待人诚恳。《放歌太行》应该是他的第14本诗集了,在此表示祝贺。阅读军旗先生的《放歌太行》,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翻开《放歌太行》,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革命圣地的颂歌、青山绿水的赞歌、文学抗疫的战歌、春色满园的咏歌、灵台浅吟的低歌,以及咬文嚼字、趣意人生的“似歌非歌”。 表面看起来像流水账,实际上是真性情。诗歌整体通俗易懂、大气磅礴,许多接地气的作品深受专业或不是专业诗人的文朋诗友们的认可。这说明了军旗诗歌的一个简单、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从专业的诗歌角度来讲,也许在语言表达或者意象布局上稍有浅显。但是,灵动、剔透的语句和抒发,无不深刻彰显了其诗歌内在的力量和诗人的情操、睿智。常说诗品即人品,军旗的诗歌是大开大合、大雅大俗、豁达恣肆、雅俗共赏的。记得酒席上多次听到,让人心怀共振、产生共鸣的军旗先生的一首诗《六十九岁》,发表在《燕赵晚报》,网络点击量超过了17万。他的《今天,汽笛鸣响》被多家公众号转发,点击量达到上百万,这都是对其作品最好的说明和肯定。
2.大悲悯、大胸襟、大情怀
       刚才提到《放歌太行》的六部分内容,在这里,我们专门就疫情这块做一探讨。
       军旗先生的防疫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即时性,也就是时效性。这一点特别是在做新闻的时候感触会更深。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在石家庄学院组织过抗震救灾诗会。然后省作协编辑出版了《震撼:2008》抗震诗选。2016年石家庄西部山区也包括平山遭遇特大洪水,我们又在《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等第一时间推出抗洪诗篇。第一时间,大众视角,底层书写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接近生活、接近现实、接近百姓,特别能让人感同身受,引发共鸣。军旗的写作可谓是“快刀手”,很多是在手机上,即兴临屏,洋洒千言,一蹴而就,他在疫情期间写的《中医出征》被央视主持人冯云飞朗诵发布后点击量超过21万;还有《了不起啊,流调工作者》关注疫情中的流调人员,被上百家媒体和网站转载。后来,宋庆龄特型演员刘新星又倾情朗诵这首诗,制成视频后被多家媒体转发,获赞无数,总点击率达到67万。通过这些诗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诗人,一个生活的参与者、时代见证者的大悲悯、大胸襟、大情怀。
3.诗心不老,常写常青
      诗歌是保持青春和激情最好的良药。从刚才提到的《六十九岁》到现在,甚至自从跟军旗认识以来,无论是从心态,还是从行动各方面,我都很难把他的年龄跟本人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在正定塔元庄,建设珠算文化馆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到现场,亲自操刀,铲地基,定明细,实操作,身体力行,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几十间上千平米面积的珠算文化馆平地而起,不得不说,就是一个年轻人,想做到如此也是很难。
      为啥?究其原因。一个他自身的喜好,也可以说是“事业心”,再一个就是他生活的通透,一直保持的一颗“诗心”。我粗略算了一下,《放歌太行》全书400多页,基本上都是2020年(农历)疫情以来写下的,并且基本上都是其每天在各展馆间奔波和迎来送往的间隙,用手机临屏写下的。我清楚记得,在鸿润庄园,他和我边走边敲,现场写过不少各种植物和珍稀水果的作品,遗憾的是这本书上没有,估计是手机没保存或者丢了,回头有机会得让他补上。
      是的,写诗可以使人年轻,原因是诗歌的美妙和魅力滋养人。今天在座的也有不少诗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诗人们男的都很帅,女的都很美,你们说是不是?
在这里开个玩笑,同时也是祝愿军旗大兄有诗意的生活陪伴,诗心不老,常写常青!
 
 
                                                        把日子过成了诗
                                                              王湛梅

       军旗叔是个豪爽的人,人送外号“宋江”。他喜欢交朋友,朋友遍及各个行业,无论是名气如日中天的红人,无论是默默无闻的布衣草根,叔叔都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叔叔为人慷慨,和人相处从不计较钱财得失,请客吃饭从不计较花费,群里红包一发就是满天钱雨。别人有困难了,叔叔会真诚的想办法,热心的帮助。这大概就是“宋江”外号的由来吧!
       军旗叔是个豁达的人。叔叔从不白眼看待任何人,在叔叔眼里,不管有没有地位,有没有钱财,有没有名气,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叔叔也从不背后非议任何人,他从心底把欣赏的眼光投向所有人。
       军旗叔是个博学的人。叔叔喜欢翻《辞海》,再加上记忆力惊人。每一个字,每一样事物,叔叔都能深挖根源,知道它的来历,正史野史无所不知。叔叔还在著述《字的家族》——一本有趣的知识读本。
       军旗叔是个多才的人。叔叔策划《匠人游学》的电视栏目,办的有声有色。叔叔写诗从来都是手机屏幕上边说边写,几分钟完成。至于叔叔对钱币、玉石、邮票等方面的知识,那更是专业水平。
       军旗叔是个浪漫的人。叔叔的诗中要么是拟人,要么是比喻。万事万物都可入诗,都可生机盎然。“抓把山风攥出酒来。”“平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手掌中不是多了几滴雨点,而是把幸福攥的满满!”许多美妙的诗句飞速地从指端流到机屏,从机屏流淌到岁月中。自此,时光停驻在静好,诗句舞动着浪漫。叔叔这个朴实的老人也就多了份灵动。
       军旗叔其人:世事洞明却不世故,人情练达却不圆滑;沉浮经济大潮却不染铜臭,浸淫社会多年却不失浪漫情怀;混的风生水起却依然保持本真,见多识广却依然谦虚待人。
军旗叔其诗:于现实中寻觅一份浪漫,于知识中阐述一种情怀,于诗意中洋溢一股生活气息。把日子过成了诗,把诗塞满了人间烟火。
——这就是军旗叔其人其诗的魅力。

中国社会新闻(艾森网)
编辑:赵宪臣
校对:王梓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