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后羿射日”是荒诞神话?后羿是个“科学家”

2017-12-21 20:05: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后羿不仅是一位神箭手,而且更是一位勇于修正历法错误的“科学家”、实干家。“上射十日、下诛妖孽”的后羿神话,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后的又一次“创世”,把华夏子民重新拉回到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安全的空间。
 

资料图片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诞生了无数神话、神灵。看似浪漫新奇,却并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古老幻想。这些神话,不仅是对世界起源的一种古老叙述,而且是一种带有特殊历史痕迹的“科学”知识。其中,浓缩了我们祖先长期以来对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更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智慧和思想的发展历史。“后羿射日”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十日”指的是十个太阳?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在尧所生活的时代,天空中出现了“十日并出”的异象。10个太阳所散发的热量和光芒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庄稼都被烤焦了。还有6只怪兽闯入人类居住地为非作歹,甚至吞吃人类。如此一来,就引发了后羿手持神弓神箭,上射十日、下诛凶兽的一连串故事。
事实上,关于10个太阳的记载,明显与人们的现实感官印象是矛盾的。因此,从古至今都不乏想解开“十日之谜”的人。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所谓的10个太阳并不是真的太阳,而只是天上一些在形状、亮度等方面与太阳相似的东西而已。有人进一步提出,这可能是天文气象学中所说的“幻日”现象。即在某些偶然的条件下,阳光经过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冰晶体,从而折射出另一个或多个太阳形象的光学现象。
可有没有想过,所谓“十日”可能并不是张冠李戴,而是一种文学的隐喻。在先秦神话中,是女神羲和创造了“十日”。《山海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记载。这么说来,“十日并出”时为什么要让后羿去射落太阳,而不是让这位太阳的“妈妈”管一管自己的孩子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羲和所创造的不是“日”而是“十日”,一字之差有着本质性区别。
要知道,《山海经》中除了“十日”,还有关于“十二月”“十二岁”的记载。例如,“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这里的“月”指月亮,“岁”指岁星(木星),都是星空中独一无二的天体。可为什么都会变成“十二”个呢?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这个造成误解的数字之中。
《山海经》所记录的日月星辰、四时太岁绝对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内含“圣人之道”的特殊隐喻。物理学家吕子方曾在 《读<山海经>杂记》中指出,《山海经》中生育太阳、生育月亮、生育岁星,这些内容看似荒诞不经,但“十日”“十二月”“十二岁”所对应的数字正是天文历法中的关键所在——10日正好是一旬,12月正好是一年,而岁星在天空运行一周天正好是12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发明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干”,以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支”来标记时间。在甲骨文里,不但有以干支纪日的大量记载,而且殷商历代帝王也习惯以“十干”为庙号,如“武丁”“盘庚”等。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干支纪日还是主流。
由此可见,所谓“十日”之“日”指代的并非太阳,而是时间上的一天。所谓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的“日月诞生”神话,其实是创制“十干”和“十二支”并用来纪时的“历法诞生”神话。正因为如此,后世也把羲和视为历法的创制者或管理者。例如,《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又如,《吕氏春秋》曰:“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这两处所说的“羲和”不是神灵,而是最早观察太阳运行轨迹、为制定历法提供依据的上古智者。

“射日”是恢复历法秩序?

《尚书》中曾经记载夏朝仲康时代羲和的一次失职,以及胤侯奉命对羲和进行的讨伐。在接受王命、踏上征程前,胤侯还曾作了一篇《胤征》,控诉羲和的罪行。其中说到,这一年的季秋月朔日,天上房宿的位置上发生了一次日食。这时,乐师敲起了鼓,啬夫跑去准备祭祀的用品,就连普通庶民也到处奔走,都希望能做些什么请上天恢复正常。可只有本应主管天象历法的羲和,却对这一切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整日饮酒作乐,不履行职责,以至于人民使用历法不能与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相对应。
对比仲康时代的情况,尧时的“十日并出”可能更是一次羲和的重大失职、一场历法的重大危机。所以,《淮南子·本经训》中的“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可以理解为一次历法推算的严重失误,导致大家播种、收获甚至过年放假的日子都搞错了。如此一来,“后羿射日”便是一次将混乱失序的历法重归正轨的勇敢尝试,即不是真把太阳射了下来,而是“消灭”旧有历法,重新修订天干地支的纪日系统,使之恢复对日月运行的正确表达。
事实上,我国各少数民族乃至世界上不少古代文明中,都有类似射落日月的神话。比如,《苗族古歌》中就说:自然创造之初本来有12个太阳、12个月亮,人们无法分清昼夜、无法耕作休息,于是便有多位智者制造弓箭,又有多位英雄来尝试射箭,最后终于由英雄桑札射下了11个日和月。为什么苗族神话里是同时出现12个太阳和月亮而不是“十日并出”呢?原来,古代苗族的历法是以“十二生肖”来纪日、月的,神话里的12个太阳、12个月亮正与时间历法上的计量单位相对应。这就犹如“后羿射日”中同时出现的10个太阳,正好对应汉族传统历法中以“十干”来纪日的传统一样。这样的例子证明,“十日并出”与“后羿射日”并非神奇的幻想,也非自然的偶然,而是人类在探索宇宙、认知时间过程中经历的“心路历程”。
当然,“后羿射日”的神话还不只是恢复时间历法秩序那么简单,而且还记录了中华先民对生活空间的勘定。《淮南子》 记载,在“十日并出”危机出现之后,后羿不仅“上射十日”,而且从畴华之野到洞庭桑林,走遍了高山大川,并凭借神弓神箭诛杀了凿齿、修蛇等凶恶怪兽,使得天下万民终于能够在尧的带领下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番走南闯北、降妖除魔,后羿把“天下”整个探查了一番,将地域面积、地形地势、族群分布都详细予以记录。在此之后,“天下”才有了往来交通的道路。换言之,后羿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界定了万民的生活空间,奠定了尧帝统治的社会基础。
可见,后羿不仅是一位神箭手,而且更是一位勇于修正历法错误的“科学家”、实干家。“上射十日、下诛妖孽”的后羿神话,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后的又一次“创世”,把华夏子民重新拉回到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安全的空间。

后羿是干荒唐事的首领?

作为“创世英雄”的后羿,与嫦娥奔月传说中的后羿、寒浞传说中那位被人谋害的后羿,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先秦文献中,后羿是一位特殊的存在,有着神与人的两面性。
一方面,后羿是手持神弓“二次创世”的英武神明。《山海经》直言,不仅后羿的弓箭是昊天上帝所赐予的神物,而且后羿本人就是上帝派到凡间拯救人类的“天使”。所以,他虽然身处地上,本质上却与天神无二。
另一方面,后羿是为人类创造弓箭、教授射术的伟大祖先。在《论语》《墨子》《管子》《荀子》等文献中,都把后羿视为一位善射、作弓的得道之人。《淮南子》更是从历史的角度,将后羿视为与炎帝、大禹、后稷一样的族群始祖,凭借其为天下除害的丰功伟绩,于死后仍旧受到万民敬仰。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祖先崇拜,充分融合了图腾崇拜和灵魂崇拜的精髓。所以,不仅逝去的先人能够因为身前崇高的品行而获得后人膜拜,如作为财神的关羽、作为门神的秦琼,而且那些创世神话中伟大的神灵也往往会因后人的崇拜而被追认为族群的祖先,如被视为周人先祖的后稷在《山海经》中就是天地之子、掌管农业的谷物之神。
不过,在被视为始祖的后羿之外,还有一个作为部落首领的“后羿”。他也称得上英武善射,却干出了非常荒唐的事情。通过《左传》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后羿趁夏朝衰落而崛起,在穷石那里建立政权、号令天下。但他只知道凭借耀武扬威,终日沉迷于狩猎野兽的兴趣之中,不知道好好治理国家,而且把国政托付给寒浞。谁知寒浞到处蛊惑人心、煽动民众,最后竟然设计伏击了打猎归来的后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注释《淮南子》的东汉学者高诱,抑或注释《山海经》的东晋学者郭璞都曾明确指出,《左传》里的“有穷后羿”与“后羿射日”中的后羿是截然不同的。一般推论,随着上古先民对后羿的崇拜越来越普遍,后羿为民除害、发明弓箭的事迹也随之越来越有名,以至于一些部落方国的民众开始因仰慕后羿而用其名来称呼那些善于射箭、威猛刚强的勇士。“有穷后羿”应该是古代有穷氏部落中的一位首领,因为射术精湛而被称为“后羿”。
类似的例子,在古籍中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论衡》中提到西方绝域之外有一个依附于汉王朝的西王母国,曾经进贡过洁白的玉环;《述异记》 中提到南海众岛屿之中有一个盘古国,国民都以“盘古”为姓。“有穷后羿”和“西王母国”“盘古国”一样,都是因为神灵信仰而得名的地方部族。

 “后羿射日”是荒诞神话?

每一段流传至今的神话,都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敏锐认识、经验总结。它们既不是幻想,也不能简单地视之为迷信,而是一个又一个古老的谜语,反映了文明的原始形态,构成了文明代代相传、发展壮大的根基。
后羿射日的神话看似荒诞不经,但构成故事内核的“十日”神话,实质上蕴含了中华民族以“天干地支”纪时的古老智慧。后羿的神话形象,最初代表的可能是某位或数位无名的人类祖先,他们曾经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修订历法、创制弓箭的伟大事业之中,造福了广大中华儿女。其后,随着祖先崇拜的发展、部落文化的融合,这些伟大的祖先又被以“羿”或“后羿”“仁羿”“夷羿”的名义受到祭祀和崇拜,成为万民敬仰的神灵。最后,还有像有穷国这样的部落,因仰慕后羿的威名,而将这个名字作为对部落首领的尊称。这些都是“后羿射日”神话留给我们的珍贵记忆,既记录了中华民族对宇宙时间、生存空间的最初探索,也记录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与族群社会的发展历程。
其实,希腊神话也好,印度神话也罢,其他文明中所记述的天神、地神、日神、月神、水神、火神、始祖神乃至死后的幽冥世界之神,在中华创世神话中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神灵。唯独在“后羿射日”这样的中国神话之中,我们才能够找到中国的自然地理、族群历史、风俗习惯、哲学智慧、文化精髓。了解这些宝贵的中华创世神话,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和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