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台北书街没落,大陆简体书逆市风行

2019-10-15 23:50: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台海网10月15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文/图)台北市重庆南路曾是闻名海内外的书街,鼎盛时期光一楼店面就汇集了100多家书店,如今仅剩下6家,书街近乎名存实亡。

在幸存的6家中,有3家是沈荣裕的天龙书店。作为在图书出版界摸爬滚打40多年的“老鸟”、“重南书街灵魂人物”,沈荣裕近些年积极转型,将书店化“繁”为“简”,大量引进大陆简体字图书,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不仅成功躲过书店的倒闭潮,甚至逆势扩张,把书店开到台中去。 

现场调查

书店大量倒闭

书街已名不副实

上周采访途经台北市重庆南路,发现这条书街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记得五年前,导报驻台记者首次造访此地时,该街的书店还有不少,如今走了半天才找到几家,这里更多的是小吃店、茶饮店、旅馆,书街的称号已显得名不副实。

在硕果仅存的书店中,招牌上挂着“台湾广西书展”硕大条幅的天龙书店格外引人注目,老板沈荣裕同时也是台北市重南书街促进会理事长。“这条书街最辉煌的时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光一楼书店就是一百多家。”说起重庆南路的昔日荣光,沈荣裕滔滔不绝。

1949年之后,大陆很多出版社迁徙来台,靠近台当局行政中枢的重庆南路成为书店重要的集散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老字号都落脚在这里。1970年代,重庆南路到了最辉煌的时刻,一楼店面拥有书店114家,1980年代也有110家。天龙书店就在书街黄金时代开张的,沈荣裕介绍说,1975年,他首先成立天龙出版社,3年后他在重庆南路租了一家店面,挂起“天龙图书”的招牌营业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网络兴起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重庆南路便逐渐衰败。导报驻台记者在这条街上看到,虽然“台湾商务印书馆”的招牌还在,但已看不到书店的影子,一楼有间咖啡店,楼上则由商务旅馆进驻。据悉,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实体店已迁往新北市新店区。去年6月,开店34年、曾被视为书街地标的金石堂城中店也宣告歇业,原址变身为共享办公室;另一家创立45年的建弘书局,前不久也预告将在今年熄灯。

“老战友们纷纷退场,现在书街一楼只剩下6家尚在营业,其中3家还是我的天龙书店!”沈荣裕感伤地说。

书商讲述

固守繁体书会完蛋 印简体书像印钞票

天龙书店为何能在倒闭潮中幸存下来?沈荣裕认为,多亏卖大陆简体书,“如果单纯固守繁体字图书,早晚也会完蛋!”

说起沈荣裕跟大陆结缘,在两岸尚未开放交流时就算开始了。当年有日本摄影师获准进入中国大陆拍摄各地风光,并集结成册发行出版。那时因著作权法规不完备,不少外文书无须取得版权即可在台出版,他们就日文翻译成中文,出版了一套名为《山水中国》的图书,当年创下一年销售10万册纪录,“印书感觉像印钞票!”

2003年,天龙书店开始经营大陆简体书,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特别是跟厦门外图建立合作关系后,生意渐渐步上正轨。“16年来,我们一共进了1000万本简体书,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沈荣裕说。据了解,他目前已是全台最大的简体书代理商。“大陆我一年跑20多趟”,沈荣裕提到,每次去大陆都为找最便宜、最好的书。天龙书店已跟福建、广西、浙江、山东等大陆多个省份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近三个月,该店先后举办浙江、广西两场书展。今年7月起,天龙书店还挂牌“浙江新华书店集团连锁店”,全面使用浙江新华信息管理系统对简体书进行管理,根据大数据分析,把销售情况不好的图书尽快退回去,并补充更受欢迎的优质新书。

目前,“台湾广西书展”的条幅挂在天龙书店门口。“您这么高调卖简体书,会不会出问题?”面对导报驻台记者询问,沈荣裕说,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的车队每天都会从门口经过,他们若想找麻烦就尽管过来!他还批评,蔡当局漠视文化,宁愿发消费券,让人们去夜市消费,也不发购书券,鼓励大家进行知识消费;相比较,大陆现在推动构建软实力,全民阅读风气非常兴盛!

沈荣裕坦言,目前岛内图书市场大崩坏。

原因分析

物美价廉+收入下降

简体书在台湾更受捧

大陆简体书价廉物美,已成为天龙书店的重要获利点。

“我们最近进了一批儿童绘本,没想到竟然卖得很好。”沈荣裕拿起一本书赞不绝口,这是从欧美专家那里买的版权,印刷也很精美,而价格只相当于台湾的三分之一,有顾客一买就是好几本。

导报驻台记者在店里采访时,正好有几位家长在选购绘本。台北市民廖先生表示,绘本质量很好,虽是简体版,但上面字不多,主要是图画,他买回去讲给孩子听,根本不会影响效果。

此外,由于近些年岛内很多出版社纷纷倒闭,一些小众化、专业领域的书,台湾几乎不出版了,而大陆图书则很好地弥补了这块空缺。天龙书店卖得较好的书包括美术、中医、计算机等。

售卖简体书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沈荣裕透露,他从大陆出版社拿到的批发价大概是定价的五折左右,在台湾零售则通常按人民币定价乘以5来计算汇率,这一来一去就可以保证获利,比卖繁体书好赚很多。天龙也因此躲过了书店倒闭潮,去年还把分店开到台中,未来则打算前进高雄、花莲。

台湾经济的不景气以及人民实质收入下降,也让价格较低的简体书受热捧。“我每次去大陆,都会感觉当地的建设日新月异,而台湾呢?”沈荣裕感叹,岛内街道是多年不变,而近年来空的店面又变多了,经济不好,人民变穷了,他们都想用相同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

除了靠简体书突围,身兼重南书街促进会理事长的沈荣裕也通过举办活动,提升书街的人气,像是今年4月就举办“重南书街嬉游记”,以梦想童话为主题,结合热闹的市集、亲子活动、Cosplay,振兴实体书店买气。此外还成立“重南90文创基地”,开放艺文工作者举办表演、讲座,盼重庆南路再次成为文创聚落。

对沈荣裕而言,开书店靠的是理想,一路走来40多年,看着许多老顾客从小买到大,为了他们也要坚持下去。两岸图书交流自己也会持续推动下去,他认为,通过图书两岸人民的思想若能统一的话,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