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中课程减量提效 考评须配合

2019-05-14 20:53: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5月14日发表题为“高中课程减量提效 考评须配合”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据本报今天独家报道,教育局一个专责小组正检讨学校课程,以减轻文凭试四大核心科目要求学生修读的分量。这需要考试评核方面的配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到减量和减压的功效。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为学习范围减量,是鉴于四大核心科目霸占了学生太多学习时间,而部分学习和考核内容并非必需,例如要母语是华语的学生操练中文口试,或者勉强一些数学资质较差的学生,修读一些超乎能力水平的内容,都浪费学生时间。精简学习范围,有助学生腾出较多时间来选修其他科目,学校更有效率因材施教。

以数学科为例,现时分为基础部分和非基础部分,如果公开试制度配合,确定两分为独立考核单元,完成基础的部分者最高已经可以考到第四级,要考取更高成绩才要兼考非基础部分,一些数理较弱的考生,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在“学不入脑”的非基础内容,而集中时间精力去学好基础部分。

减无谓学习和操练

又例如中国语文科口试,非华语学生可能需要透过评核来确定其口语水平,就如众多华语学生要考英语会话一样,但是大部分华语考生就觉得口试多此一举,反而因为口试有其固定的形式,学校要在紧逼的课程中,还要抽时间操练学生来应付,不符合教育效益。

对考试及评核局来说,安排口试要借试场及聘请考官,扰民伤财,考核形式又对一些口才不佳的学生欠公平。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正研究,把口试形式改为校本评核,形式如何待定。实际上,现时中文学生要进行专题研习,讨论过程及口头简报研习结果,都能够反映学生的口语能力,不需要架牀叠屋的考核,不如让大家腾出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其他教学。

刁难考生打击兴趣

不过,减量的隐忧是出题会否加深。由于量少,减少了猜估试题的难度,考评局出题人员可能因为避免试题太易被“贴中”,而倾向试题“冷门化”,或者把题目出得较为刁钻。

今届文凭试中史科引起议论,就是出现了关于文化大革命“评水浒”的冷门必答题,不少中学连教都没有教过,这种艰深题目有助分出普通考生与精英考生,确定谁人可以摘五星星;不过,一般考生难免感到气馁,如果为此差几分才及格就更加不值,日后前线教师也要扩阔教学内容至“包罗万有”,学生望卷却步,学习兴趣和自信大减。

香港学生能力不逊于英美,不少学生甚至觉得英国公开试的试题甚浅,容易摘优,但是港生自信心却不及英美学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考试评核令大部分学生难有成就感。这种挫折感过往甚至在小三评核阶段已经感觉得到,后来当局改善了小三评核模式,日后在文凭试课程和考核方面,亦宜有更多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举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