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评“占中”裁决 充满双重标准
2019-04-12 06:08: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4月11日发表题为“外国评‘占中’裁决 充满双重标准”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占中九子”被定罪,引起国际关注,一些西方政客、人权组织和传媒指责裁决损害港人和平集会权利,前港督彭定康更形容审判是对政治事件进行报复,特首林郑月娥立即反驳,直指这是损害香港法治声誉的谬论。国际上出现这样的评论,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一些西方政客和传媒一直都以双重标准,来评价香港对违法占中者以至骚乱分子的法律制裁。
这些评论不止损害本港的法治形象,影响外国对港观感,而且变相为这类违法活动护航,加强一些人士挑战法律的意欲。政府固然须正视听,消减这些评论的不利影响,公众亦应对事件校准焦点,避免受抱有政治偏见的片面评论所误导。
这些评论都有一个前设,认为占领运动的目的是争取民主诉求,政府提出检控,是为了政治报复,压制言论自由及和平集会权利,而法庭的判决是政治打压的一个步骤。
漠视行动对公众的损害
这类西方评论只关注自由与人权,却全不考虑行动违反法律,损害公众利益,并剥夺其他人的人权。法官的判决已清楚指出,占中长时间占据路面,阻碍交通,甚至连救护车也要绕道,过分剥夺其他人使用道路的基本权利。法官引用香港和英国的判例,指公民抗命不能超乎合理比例地影响他人权利,上述传媒在报道时对此全部不提。
实际上,西方主要传媒从占领运动开始就一面倒支持,片面地予以同情,至今不变,对行动的违法性质,以及对社会经济民生及公共秩序的影响,都轻轻带过,至于过程中的暴力冲击,都描述成是警方“镇压”的后果,甚至连后来的旺角暴动,都美化为“鱼蛋革命”。即使金钟一带,在占中正式启动前几天,已发生过冲击“公民广场”事件,占中期间又爆发过龙和道冲突,并非完全“和平”,这在上述报道中也甚少看到。
英美政府打压示威超港
至于事隔数年才检控审理,以事件中当局拘捕人数之多,搜集证据之繁,反而显示当局态度慎重,并非所谓的“秋后算帐”。
反观英国在二〇一一年于多个地区发生暴动,拘捕了二千多人,当中一千多人遭检控,各地法院二十四小时开工,有如本港法院审理小贩阻街案般“速战速决”,西方传媒却没有骂过一声。如果本港法院也来这一套,肯定会招来不同的反应。
美国警方与司法部门也同样以严厉手段对付“占领华尔街”行动,当时示威者一度占据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纽约警方迅即武力清场拘捕七百多人,最后检控数十人,这说明西方国家并不存在违法扰乱公安的自由与人权。
任何法治国家都不会容许示威者长期占据市中心和主要道路,瘫痪运作,影响人民生活。西方政客和传媒以双重标准对待不同地方的集会行动,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出于政治动机而罔顾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