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进虚拟时代 须妥监管惠客户
2019-03-29 00:52:52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28日发表题为“银行进虚拟时代 须妥监管惠客户”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金融管理局发出本港首三个虚拟银行牌照,对银行业生态的影响,例如会否出现高息抢存款,有待虚拟银行今年秋冬正式投入服务,才渐见分晓。当局须确保引入的金融科技新营运模式,能够令市民受惠,以及做好对市民的故障。
虚拟银行不必广开实体分行,市民和商户的每部手机或每台计算机,已可以发挥“贴身分行”的功能。近年网上及虚拟银行最成功的例子,发生在中国内地,原因是内地电子商贸“无纸化”交易,在互联网系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内地经营得最成功的虚拟银行,并非传统银行起家,而是电子商贸平台出身。大量的交投,形成集腋成裘之效,平台向买卖双方都不收手续费,商户取款套现才须付手续费,而存放在平台户口的款项还可以收取利息,吸引大量市民和商户把钱存留在电子钱包户口,方便消费和周转。
伙电商零售 服务更多元
平台能够派利息,原因是坐拥巨额存款,可以做贷款生意,还可以利用商户经营和客户消费的大量数据,藉大数据分析评定其信用,降低坏帐风险,并且提供贴身理财服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促销理财产品。
今次获本港金管局发牌的组合,有本地传统银行伙同内地电商和本地巨型零售财团,或者伙拍大型信息娱乐及旅游平台,有利打响名堂,以熟悉的品牌建立客户信心,而且预示日后虚拟银行提供的服务“点止银行咁简单”。
金管局规定本地虚拟银行初期只能够接受港人开户,由于本地虚拟银行的发展有异内地,开创期未必坐拥大量电商客户存款,故此在经营存贷业务方面,必须千方百计吸引港人存款,否则就要用较高的利息向传统银行同业拆借。
现时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普遍习惯用手机理财,传统银行提供的网上和手机理财服务方便快捷,虚拟银行须提供更优惠和方便的服务来吸客。
吸引存款 须靠优惠条件
虚拟银行透过网上运作,省却大量铺租和人手开支,以本港租金之贵和工资之高,可减低不少成本,要是能够因此缩窄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距,包括以较高的利息吸收存款,以较低的利息发放私人贷款和助还卡数,令传统银行面对息口竞争,便可让客户受惠。
除了贷款,虚拟银行另一项主要收入是发展理财服务,从中收费,例如促销基金和保险等理财产品,以及利用客户数据提供贴身理财组合。本港经历十年前的金融海啸和雷曼兄弟倒闭风波,收紧了银行推介理财产品的规管,规定要为客户进行风险承受力评估,并当面作清楚详尽讲解,长者更须有亲友陪同往银行见证买卖部分产品。
金管局对虚拟银行的监管要求与传统银行看齐,由于虚拟银行无从提供亲身接触服务,监管当局更须因应其网上销售的模式,严加监察,以确保客户受到足够的保障,不容虚拟银行成为日后应付金融风暴冲击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