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美国 中国欧洲须续建互信互利
2019-03-24 18:54: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24日发表题为“抗衡美国 中国欧洲须续建互信互利”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周末进入高潮。意大利总理孔特签署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仪备忘录,令意大利在七大工业国中,成为首个加入这庞大计划的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促成中国和欧洲国家有更多共同利益要维护,不过,中欧在加强关系的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变量,要克服众多障碍,解决不少利益矛盾。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新丝绸之路大计,除了加强与传统丝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联系,还不断扩展范围,甚至远至非洲。美国一直对此摆出抵制态度,认为是中国扩展其经贸、外交以至军事影响力的战略,并且逼使盟友杯葛。意大利早前表示有意签署协议加入这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发出狠话,着意大利不要为中国这项“虚荣基建计划”提供合法性,还形容中国的“掠夺性投资态度”不会对意大利人民带来任何益处。
一带一路在意现突破
中国贷款予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基建,确实加重了部分国家的债务负担,一些以股换债的方式,被美国视为中国“吞并”其他国家资产和基建设施的做法,以偏概全抹黑整个计划。不过,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等基建落后的掣肘,若非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大计作为“指导思想”,一些耗资庞大的机场、海港、铁路基建,不知如何能够筹集到足够资金兴建。
美国阻挠盟友参加一带一路计划,不过,各国自有盘算。中国倡议成立与一带一路相辅相成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英国就成为欧洲最早的参与者。日本谋求与改善对华关系,亦表示支持一带一路,而意大利则是七大工业国中首个签署协议的。
意大利经济去年底再度陷于衰退,是十年来的第三次,基建残旧失修,但是国债甚高,政府拟出大派福利的财政预算案,都受到欧盟喝止,要削减开支规模,而参加一带一路,可以引入资金升级基建,意大利今次就同意对中国货柜船开放北部两个港口。早前希腊政府为纾解债务危机,让中资企业买下港口,营运至化亏为盈,可作为互利双赢例子。而今次中意双方还签署了共值逾六百亿港元的经贸合作协议。
不过,意大利当下的联合政府由左翼五星运动与亲美北方同盟组成,内部经常有分歧,有马来西亚等国家为鉴,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意大利的突破,仍然要冒政权更替而走样的风险。
理顺合作又竞争关系
习近平访意备受礼遇,之后将访问摩纳哥和法国,在法国会晤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为下月中欧峰会铺路,与中欧关系的推展更加重要。
特朗普四处开刀,尽显霸气,连盟友都成为开刀对象,欧美关系已经由坚实盟友变为貌合神离,在推动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单边主义等方面,中国和欧洲都有加强合作的需要,在部分议题上甚至须联手抗衡美国。不过,中欧因为在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分歧,互信基础仍有待加强。
部分欧洲国家就对今次意大利签署一带一路协议有所微言,认为在对华议题上须统一欧洲各国立场。欧盟委员早前就对华关系提出十点具体行动建议,形容中国作为合作伙伴之外,同时也是竞争对手。中国的壮大,加强了欧盟感觉的竞争威胁,双方就要下更大工夫来促进互信和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