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乘客生命重于行车效率 不容妥协

2019-03-22 04:54:5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21日发表题为“乘客生命重于行车效率 不容妥协”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港铁撞车事故后,经过工作人员加紧努力把车厢移离路轨,荃湾线昨日终于恢复正常服务,余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查究事故肇因和追究责任。港铁采用新信号系统来提升行车和载客效率,但前提必须是确保乘客安全,绝不能为求效率而作任何妥协。

事故没有酿成重大伤亡,原因是发生在新信号系统测试期间,两列车厢都没有载客。当局必须找出为何系统会感应失灵或计算错误,不容类似意外发生。

事件中正在测试的,是港铁耗资三十三亿元,打算为七条行车线更换的新信号系统中的“大后备”系统。现时港铁部分路线载客量已经饱和,非常挤逼,繁忙时间在一些车站要等两、三班车才能够上到车。港铁采用新系统,可以把每班车相距时间缩短到两分钟以下,从而增加班次载客,估计系统在二〇二六年全面完成后,这七条线的整体载客量可以增加约一成。

新系统助加密班次

包括出事的荃湾线在内的七条行车路线,现时采用固定区间运作,沿线划分成若干区间,每个时段每个区间内只允许一列车通过,确保不会相撞,这系统所允许的班次密度接近饱和。新系统则采用“通讯为本列车控制”(CBTC)技术,以移动区间的原理运作,即是靠列车行驶过程中发出的无线信号感应,来相互保持距离,避免相撞,以突破现时的系统瓶颈,加密班次。

此外,新信号系统的整体零件数目较少,降低故障机会,而且加强后备装置,即使个别组件失灵,都可以靠后备装置维持信号正常。

实际上,现时西铁等三条路线,已经在使用这种技术,运作顺畅,为甚么同样的技术在荃湾线和港岛线测试时会发生撞车意外,是必须破解之谜。

为七线更换系统的供应商,其地铁信号系统一七年十一月在新加坡亦发生过列车低速追撞事故,引致三十八人受伤,调查发现系统感应失灵,前车是六卡车,被后车误认为三卡车,因而错误计算车距,防护系统又被解除。

以波音空难为鉴

本港撞车肇因与新加坡撞车不尽相同,但是同样涉及科技毛病。无论海陆空的交通工具,现时都靠精密计算的科技升级来提高效率。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亚连番出事的波音737 Max8客机,就是为了省油两成,改动引擎位置,改变飞机重心,而新加入“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结果飞机起飞时,出现机师与系统“角力”而失控坠毁,合共夺命数百。美国联邦航空局监管疏漏,在意外发生后,初时还不愿下令这型号客机停飞,被批评罔顾乘客和机员安全。

本港须以此为鉴,以安全为大前提,宁愿降低效率要求,荃湾线原定于去年采用新信号系统,延至今天仍未能通过测试。发生意外后,更是宁可进一步延迟,甚至考虑更换公司,都不能以乘客生命作赌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