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校本管理 制衡校长权力
2019-03-15 01:48:0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14日发表题为“检讨校本管理 制衡校长权力”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天水围李东海小学女教师在校内堕楼身亡,亲属和部分同事怀疑她是经不起校长欺压,办学团体东华三院委任独立委员会调查。究竟校长管理是否出问题,有待调查结果厘清。事件令校长权力监管备受社会关注。
回归后,当局推行教育改革,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制订校本政策,部分下放教育当局的监管权力,要所有资助中小学成立法定校董会,负责监管校内教育运作,不再是“事无大小”都提上教育当局处理。
当局解释下放权力的做法,是让学校可以按照各自不同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较有弹性度身订造管理安排,而设立法定校董会,规定要有教师、家长、独立人士等参加,可以增加不同持份者的参与,共同推展教育理念,以及监督学校行政合乎正轨。
在校本新安排下,教育局收到针对学校的投诉,基本上会转交校董会自行处理,自我完善,只有在极少数监管严重失效的情况下,教局才会积极插手。
校董未掌握监管分寸
经过一段适应期,不少学校校董会运作已上正轨,尤其是传统名校,校友和家长人才济济,成功协助推动和监察校政。不过,亦有学校出现校长独揽大权,而校董无从监察,甚至认同校长做法,反而被校长牵着鼻子走,以致校长能够肆无忌惮,只手遮天。
当中最极端的事例,是屯门兴德学校,以“影子学生”多领教局津贴,校长聘请遭当局禁入校园的人士任职,教师分化,具体影响到教学混乱,贻害莘莘学子,乱局闹到要教局施出撒手锏,主动改组校董会变相接管学校,另找办学团体,至今未能完全消除其后遗症。
最近则发生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被揭发帐目混乱,采购游学团服务未依足教局指引等问题,校长更获部分校董知情和支持。办学团体后来亦委任独立委员会调查事件。
至于今次事件的主角李东海小学,办学团体和教育局都收过针对校长的投诉,但是教局转发校董会处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最后悲剧发生,校内有老师自责没有及早仗义执言,扭转情况。
须改善投诉处理渠道
按照校本安排,校长直接向校董会交代,校董会要善尽监管之责,发现校长出现问题,要及早纠正。可是,实际运作起来,不少校董倾向极为信任校长,认为不应该对校长绑手绑脚,因而拿捏不准监管松紧的分寸。
部分校董本身就可能是由校长提议出任,而一些基层地区学校,校友和家长校董未必具有足够的管理知识和能力。教育局有连串讲座组成的校董课程,但是并非所有校董都有空参加。
种种原因,削弱了校董会的监管功能,而一些针对校长的投诉往往转到校董会处理,一些“强势”校长得以轻易过关,依然故我。
当局须检讨现时的申诉渠道和处理机制,以及提升校董会的监管质素,确保在制度和运作上,都能够做好对校长的权力制衡和监管,确保校政管理符合教师和学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