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楼市寒风稍减 隐忧仍在宜审慎

2019-03-04 05:01:4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3日发表题为“楼市寒风稍减 隐忧仍在宜审慎”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随着中美贸易战微现曙光,楼市负面因素稍减,周末成交气氛继续回暖,而新财政年度的卖地计划预示未来私人住宅供应大减,美国今年又有机会停止加息,也加强本地楼市的抗跌力,令一些早前抱持观望态度的潜在买家,重新考虑入市。

差饷物业估价署的住宅楼价指数,自去年八月开始连跌五个月,累积跌幅百分之九点二后,到今年一月首现轻微反弹,市场重新出现“小阳春”的憧憬。

差估署数据显示:今年一月楼价比去年十二月回升了百分之零点○八,不足千分之一,虽然升幅轻微,但是扭转了五个月的跌势,楼市是否再度转势向上,有待未来几个月的表现来确定,而近月市场一手热门新盘去货理想,二手成交亦重新活跃,出现春苗。

楼市寒风稍减,其中一个原因是发展商一改市旺时期加价开盘的策略,而是贴近市价甚至低于市价出售,再视乎市场反应,决定加推时的定价策略。有市区大型新盘去年底比市价低两成推出首批单位,刺激了市场购买欲,扭转市场的冷淡气氛。

新私楼供应随卖地减

经此一转,一手新盘近两个月销情回复畅旺,带动二手成交亦回升,今年一月整体楼宇买卖注册宗数,就结束两个月的跌势而回升,而且交投量比去年十二月急升八成,而纯住宅的交投量更升了一点二倍。

私楼市场未继续下调,还拜政府决定改变新增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所赐。港府几年前加快卖地,现在建成新楼大增,去年新楼落成量更接近二万一千伙,创下十四年来新高,预计未来两年每年落成量仍会逾二万伙,超过长远房屋策略的年供一万八千伙目标。不过,当局公布未来公私营房屋新增供应由现时的六四比改为七三比后,预料过了这几年高峰期,私楼供应将回落。

刚公布的新一年《财政预算案》和卖地计划,证实了市场的预期。新财政年度卖地表可供兴建住宅单位只得八千八百个,是十多年来最少,连同铁路上盖发展、市区重建局及私人发展项目,预计全年潜在土地供应可供建屋只得一万五千五百伙,比本财政年度的二万五千五百伙大缩近四成,而预计未来五年,每年平均落成量约为一万八千八百伙,比去年的预计少二千伙。

外围反覆市况阴晴难料

外围环境方面,去年楼价下跌的两大外围因素,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二是中美贸易战打击经济。现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令联储局可能放慢甚至停止加息,减少了本地银行的加息压力。至于中美贸易纠纷,近来亦微露曙光,令市场减轻了忧虑。

由于楼市寒风稍为转弱,未现大幅下跌迹象,政府也转为小心行事,施政重点因而不会放在“减辣”,而是防范楼价重新飙升。

楼贵租贵,势将有人呼吁政府津贴市民“上车”及津贴基层市民租金,但是,这些措施会为楼市提供新刺激。一间劏房月租五千元,政府如果向租户提供一千元租金津贴,业主可能实时加租一千,租户只会空欢喜一场,租金负担没有减轻,还因为此举推高整体租金市场,连累没有资格享受租津的市民都要承受加租之苦。政府津贴市民买楼,同样会刺激整体楼价上升。现阶段政府不宜推出任何可能刺激楼价上扬的举措。

不过,中美贸易战战况反覆不定,内地与香港经济仍然阴晴难测,加上欧洲金融存在重大隐忧,随时出现大波动,触发全球震荡,故楼市的负面因素尚未除,市民对入市须采取审慎态度,不应受市场气氛影响而操之过急,宜看清楚形势才定进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