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鼓励青年"闯湾" 宜推港人港税

2019-02-23 05:31: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2月22日发表题为“鼓励青年"闯湾" 宜推港人港税”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粤港澳大湾区要营造人才流通的环境,吸引本港专才往内地服务、本港青年到内地创业,除了"一小时生活圈"等交通和生活配套,还要针对三地的不同税制下工夫。中央有关部门和三地政府,须积极探讨落实"港人港税"的安排,让港人不会因为到内地工作居住而承受较重的税务负担。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有关方面选择在香港举行宣讲会,中央官员和粤港澳三地领导齐出席,显示中央重视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的角色。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中,形容香港的角色须由"联系人"转向更加积极的"参与者",让全港市民成为"受惠者"。

她提到的其中一项工作重点,是为在区内各市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补助、支援、辅导、引路及孵化服务。纲要亦提及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而中山、江门、东莞、惠州等市亦设有以华侨或港澳青年为对象的创业基地和聚集区。

促进民间参与 须政府除障

要促进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大湾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地方,不止靠各地政府推动,更需要民间参与。

区内建成高铁和港珠澳大桥,探讨降低甚至取消区内手机漫游费,研究容许香港车辆毋须有内地车牌,都可以进入广东省。去年中央推出连串让在内地工作生活的港人,可以享受与当地人同等待遇的安排,包括可以自愿参与社保供款以享内地退休福利。大湾区纲要列明要把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这些措施,显示当局多方设法拆除屏障消减隔阂。

要吸引香港人才和青年北上,还须打破税务屏障。内地在今年元旦起大减个人入息税,并且缩窄港澳等境外人士的交税范围,而连续五年每年在内地逗留一百八十三天,当中没有离开过内地连续三十天的港人,才须就其内地工作所得交入息税,不像以前要境内外收入一并计税,宽松得多,但是税率仍然远高于香港。

解决税务差距 利创新经济 

本港和内地都推行累进税率,不过,本港有设立税率不会超过总入息百分之十五的上限,内地则是年入超过六万元人民币就要交税,税率由最初的百分之三,跟随入息递增至百分之四十,而平均月入超过一万五千元,就已经要面对百分之二十的税率,这是不少港人不愿长居内地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时前海和横琴为了吸引香港人才,容许港人只按照香港的税率交税,至于与内地税率出现的差额税款,由当地机构提供补贴,变相推行"港人港税"。

不少地方会透过利得税优惠来吸引企业落户,人才作为大湾区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元素,当局亦可与税务优惠吸引人才,无论是前海横琴模式也好,其他形式也好,能够在区内落实"港人港税"的话,将能移去一个窒碍人才交流的大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