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嫦娥"登月背 追美续提速

2019-01-05 04:17:1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月4日发表题为“"嫦娥"登月背 追美续提速”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中国"嫦娥四号"太空探测器航行了二十六天,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传来首张月背图,在太空探索史上创下先河。美国太空总署在发言赞赏之余,发表了其"新视野号"探测器航行了十三年后,在元旦日拍摄的太阳系边缘的小天体"终极远境"相片,标示两国太空探索竞赛仍有一段距离。

由于月球自转与地球同步,有些地方是永远背着地球,从来没有人见过其真像,引发无限幻想,甚至有人猜测会否有外星人在那边设基地。就算不如此天马行空,由于这些地方不受地球的无线电讯号干扰,透过研究当地的地质,有助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甚至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

中国以前的太空探索,无论是载人上太空漫步,发展太空站,或"嫦娥三号"太空探测器六年前登陆月球,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数十年前已经成功进行。今次着陆并且成功传送人类探测器首张拍摄得的月背图片,是中国首次填补国际太空史一块重要空白。

填探月空白 港亦有贡献

"嫦娥四号"今次着陆点极为精准,并且成功透过"鹊桥"人造衞星传送其拍得的相片,显示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当中本港理工大学参与了着陆区地形及地貌特征及分析的研究,并与内地合作开发相机指向系统,都作出了贡献。任务成功,将为本港与内地太空科研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近年日韩和印度都积极发展航天工业和太空探索,中国探测器登陆月背,显示其继续居于亚洲领先地位,但和美国相比,仍然相距甚远,美国早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派人成功登陆月球,中国按照目前计划,登月还要等到二〇三〇年。

不过,中国追落后的速度飞快,这在内地不足四十年由一穷二白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见一斑。在太空科技方面,有美国和俄罗斯作借镜,中国走少了很多寃枉路,而新科技取得关键性突破后,可以有飞跃性发展,时间大大缩短。

避太空冲突 须外交对话

由于太空科研兼具科学、经济和军事价值,美国对中国的急起直追,抱有很大戒心。美国早在冷战年代,已经与俄罗斯的前身苏联,以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太空总署合建国际太空站,虽然计划后来陷于财困,美国偏偏就拒绝中国参与,导致中国要自行研建"天宫"系列太空站,最快明年才会有常设太空站运行。

美国拒绝让中国参与国际太空站计划,就是因为视中国为强劲竞争对手,不肯让中国取得这方面的科技而从后赶上,这比美国针对华为电讯设备还要早好几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更表明要在海陆空军外另设太空部队,益显各国须透过外交磋商来促进太空合作及避免军事冲突,而外交话语权又往往牵涉到军事和科研实力的支持,催使中国在发展太空科技方面更加逼切。可以预见,太空科技发展将会是中美较量的另一个竞赛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