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危中求稳进
2018-12-25 00:23:2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2月24日发表题为“内地经济危中求稳进”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面对中美贸易战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化危为机,转危为安”,预计将会推出更多稳定经济的措施,以及大力发展内需市场,值得港人留意把握机遇。
对中央来说,明年不止是建国七十周年,而且是走向“全面小康”的关键年,原因是内地的发展目标是到二○二○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即百姓基本上全面脱贫,再在此基础上向世纪中叶强国目标挺进,偏偏经济发展这时出现中美贸易战等重大变量。
这个上星期举行的会议,肯定今年的经济成绩同时,亦提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货币政策 改为宽紧适度
中美的贸易摩擦,不仅是美国贸赤问题,更是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工业升级,挑战美国国力的问题,美国还在外交、军事等方面“围堵”中国。今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布,虽然没有提及“中国制造二○二五”的刺激美国神经的说话,但是在确定明年要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排首位的就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贸易战已经影响部分外商在中国设厂的意欲,而部分厂家定单减少,逼不得已裁员。面对里里外外的挑战,中央的定性仍然是内地续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要擅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会议指出内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在于“供给侧”,故此去杠杆等方向不变。虽然如此,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是“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而去年工作会议定调为“中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就改为“松紧适度”。
在美国联储局宣布加息当天,内地却宣布“定向减息”的措施,显示中央虽然不再“大水漫灌”地救经济,但是会精准维持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的稳定。
力促内需 有利港拓商机
外贸多风雨,来年七大任务的第二位,就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服务业发展,落实减税来增强消费能力,并且加快5G商用步伐。
中国要发展为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去北京述职,亦向中央官员提出,希望下届上海进口博览会的香港展览场地可以加大,而根据最新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安排(Cepa),亦让全部港产货品可以免关税进入内地。
内地货币政策“松紧有度”,不止有助稳定内地的市场和经济发展,亦助减轻本港面对的风浪冲击,而进一步推行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以及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还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都是对本港经济的积极因素,本港若能发挥所长来配合国家所需,将可继续享受内地开放改革产生的庞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