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一地两检者输官司失公信
2018-12-15 00:12:2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2月14日发表题为“反一地两检者输官司失公信”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一如所料,高等法院裁定高铁西九站一地两检安排符合《基本法》。值得留意的是,法官并非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决定而"不情不愿"地作此裁决,而是按照本身对法律的解读都觉得这安排合法。高铁通车至今两个多月,完全没有如反对者"预测"般发生内地人员动辄来港执法侵犯港人权利。
一地两检安排容许内地法律适用于高铁车厢及西九站内地口岸区范围。法官判辞可以粗略分两个重点。其一是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基本法》落实的最高层组织,所作的决定对本港有法律约束力。其二是一地两检安排符合本港整体利益,符合《基本法》的立法原意。
上世纪颁布的《基本法》根本预计不到本港会面对一地两检的情况。法官同意政府的立场,认为不应单靠字面或机械式解读《基本法》,应该与时并进,灵活解读,让《基本法》保持为"活文件"。
危言丑化 无事实支持
反对一地两检的人士表示会上诉至终审庭,实际上人大公布决定后,大家都预知反对者难以翻案。除了法律途径,反对策略还包括矮化一地两检对本港发展的重要性,形容只为贪方便,漠视这个人畅其流的"方便",对高铁整体效益和带动本港经济发展极其重要。法官就指出,单是方便不足以一地两检变为合理,但是这个安排涉及本港整体利益。
反对者的另一个策略,是透过危言耸听,形容人大"魔爪"延伸,此例一开,以后中央可以随便在香港各区设立实施内地法例的区域,让内地执法人员随时执行内地法律,破坏两制及侵犯本港市民的人权,网上甚至夸张到有解放军藉高铁长驱直入的"尸杀列车"二次创作片段。
然而,回归二十多年来,人大释法和颁布决定,都非常克制,并非任意而为。关于西九站一地两检,无论是人大的决定,还是本港法官的判决,都指出这是特殊个案,不等如本港日后可以随便划地,施行内地法律及由内地执法。
处处掘阴谋 走火入魔
实际上,内地如果罔顾《基本法》,要派人来港肆意妄为,何须高铁?本港回归以来就一直有解放军常驻,并无扰乱市民生活,高铁通车一地两检实施至今,也没有发生反对派绘影绘声的侵犯本港人权事件,大家如常生活有序。
反对人士要维护本港人权,目标正确,但是他们真正意图是制造对中央的极度不信任,为此搞出种种"阴谋论",引导公众以有色眼镜看促进两地交流和融合的措施,甚至模拟出超乎现实的夸张情境。西九站一地两检是一例,近日围绕着在加拿大被捕的华为集团副董事长孟晚舟,有关其所持特区护照的风波是另一例。
结果却是,反对者所持的理由,无论在法律、政策、事实层次都甚为牵强,当愈来愈多市民发现这不过是危言耸听,对"阴谋论"也就产生免疫力,最后受损的是反对者自己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