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大局弃幻想 钟士元显高智慧

2018-11-15 22:59:1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1月15日发表题为“为大局弃幻想 钟士元显高智慧”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有“政坛教父”称号的钟士元,以一百零一岁高龄辞世。他一生横跨了两个世纪,经历香港不同管治的两个年代,在促成香港发展和回归中国的过程中,遗下独特的历史足迹。

钟士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获港英港府赏识委任公职,自此开展长逾四十年的公职生涯,其植根于香港的政治影响力既深且广,在香港工业经济起飞、中英谈判、回归过渡的过程中,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个人亦在一九九七年,由港英政府的行政局首席议员,过渡成特区政府的行政会议召集人。

他的从政历程,反映了香港政治的嬗变。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加快培植本地华人精英参与管治,虽然来自英国殖民地系统的官员,仍然紧握机要位置,但是香港逐渐出现华人司级官员,而赖以稳定管治的各类咨询组织,华人的角色亦日趋吃重,因而多了华人精英登上政坛,参与香港的管治。

信英式管治 曾怀疑回归

港英政府吸纳华人精英,由初期的名门望族,扩展到其他出身。拥有工业专业资格和港大学历、在企业管理表现出色的钟士元,就获吸纳进管治阶层,扶摇直上。到了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创办科技大学还是医院管理局,还是主理为港商拓展市场的贸易发展局,钟士元都不负所托,为今天香港这些重要机构作出贡献。

他参与港英管治的年代,正是香港经济飞跃晋身“亚洲四小龙”、廉政、公屋等各项软硬件建设神速的黄金年代。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却经历持久的政治动乱,落后穷困。香港成为神州大地的一个避风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之珠”,参与管治的华人精英,自然非常认同港英政府的一套管治体制和传统,埋下日后他北上向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陈情时碰钉子的伏线。

务实为港人 助顺利过渡

面对香港前途问题,在港英体制下培育出来的华人精英阶层,对管治权的转移有极重的危机感。故在中英谈判初期,钟士元等人的构思是设法维持英式治港,就算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仍希望继续由英国掌握管治权。他对中国立场缺乏了解,加上主观愿望,令他对“英治”仍抱有幻想,以至在访京会晤邓小平时遭当头棒喝。他毕竟是个政治智慧高的人,至谈判后期终于清楚掌握大局,接受了主治权一起回归的现实。

当年他去北京陈述港人对内地治港的不信任,去伦敦为港人争取居英权,都落得吃力不讨好。不过,中央明白到华人治港精英对香港顺利过渡到“港人治港”的重要性,故钟士元获中央委任为港事顾问及参与筹组特区政府,回归后更出任行政会议召集人,在回归初期对政府稳住阵脚发挥了作用,直至年事已高,才功成身退。

无论港英政府还是特区政府年代,他在不同从政阶段,都是务实地运用自己累积的政治智慧、经验、民望和手腕,为港人争取有利的发展安排,尽管过程中引起过争议,但是他以港人利益为依归的从政基本理念,并没有改变,对建设香港的功绩,值得肯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