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改善大桥“塞人”避免赶客

2018-10-31 00:53:33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30日发表题为“改善大桥‘塞人’避免赶客”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港珠澳大桥开通,没有塞车,最近两天却有“塞人”,逾千旅客轮候俗称“金巴”的三地口岸穿梭巴士,本来通关连行车不足一小时的旅程,结果要花逾三小时,怨声载道。三地当局除了要巴士公司在高峰时间加班应付,还须就这几天运作所暴露的三地口岸配套设施不足,检讨改善。

港珠澳大桥构思初期的主要功能,是畅顺粤西与本港之间的物流;不过,通车最初几天,过桥的大小货车每天不足五十辆,远逊原先预期,基本原因是深圳货柜码头发展改变了港深货运生态,短期原因是大桥公布通车启用的时间短促,运输业尚未与货主谈妥改变路线涉及的时间和费用。

另一方面,大桥假日人流却比预期多,十年前当局预计大桥通车首年每日人流五万至七万人次,上星期三起通车首几天工作日,每日约三万五千人次用桥,但是在星期六即爆升至五万九千人次,首次达标,到星期日更出现七万八千人次的“超标”情况,无论口岸售票和巴士调度都措手不及,旅客排长龙购票后又要排长龙等车。

做好“民心桥”开局

这情况在中午时已出现,到黄昏进入高峰,近千旅客挤拥在口岸等车,到昨日早上又再出现长长人龙。

“塞人”现象反映大桥功能与原先设想有出入,把大桥视为崭新景点的旅游人士,远比原先设想为多。无论是自由行或者旅行团,不少人趁周末和假日“早出晚归”,结果在黄昏时段就出现大量“归家心切”的旅客。此外,也有旅客是星期一才乘搭早车回程上班。这种旅客使用模式,早在东铁载客的情况反映出来。

旅客初用大桥就有不愉快经验,对于因货运逊预期而要增加倚靠客运的大桥来说,如要做好促进三地融合的“民心桥”任务,就必须急谋补救改善,以免不停赶客,有的吃了苦头不愿来第二次,有的看了负面报道根本不来。头开得不好,以后要重新吸引旅客人流,恐要事倍功半。

配套不周须速解决

无论日后大桥少了新鲜感后旅客会否减少,当局都要好好解决当下的疏导人流问题,首先是检讨巴士车队调动时间,出动更多双层巴士,应付高峰人潮,并且预留足够人手和弹性,按照临时需要而加班。此外,要与旅游业界沟通,看看可否避免挤在一起回程,同时预先掌握旅行团回程时间人数,方便调动巴士配合。

通车初期还暴露了三地口岸配套设施不足,厕所是所有口岸都面对的问题,而食肆不足令不少候车旅客要到便利店“扫货医肚”,连部分食品货架都被扫空。更大问题是内地旅客来到本港口岸却没有找换店,而港客到内地和澳门口岸却难用现钞购买车票,在在需要三地管理当局以人为本、以客为尊来改善解决。

车流方面,当初担心“逼爆”东涌和澳门的情况,没有出现,当局可以放心批出更多私家车配额,令更多商务客和自驾游人士受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