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日关系复常 减美作浪风险

2018-10-27 18:41:3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27日发表题为“中日关系复常 减美作浪风险”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七年再度正式访华,冀为两国开展"新时代"关系。今次访华有五百商界领袖随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反映经济方面的浓厚合作意愿;至于军事方面,恐怕日本续会靠拢美国,只能与华管控分歧,避免擦枪走火,只要不互视为威胁,有助纾缓东海局势。

东海局势的紧张,主要是关乎钓鱼台列岛主权和日本政府对二次大战侵华历史的态度。安倍初上台争取右翼政客支持,内阁成员多次发表歪曲史实的议论,又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持续降温,到七年前日本"国有化"钓岛后,中日领袖停止互访。

安倍一直希望这层关系解冻,但是只能趁中日领袖同参与海外多国峰会的场合,尴尬地与中国领导人进行"走廊外交",就算他踏上中国土地,都只因要出席二十国峰会。今次他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四十周年之际官式访华,标示中日关系终于重上正轨。

合作一带一路建设

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经济,在欧美压力下签署《广场协议》让日圆大幅升值后,迷失逾二十年,安倍上场后发出"三支箭"振兴经济,只能略见成果,效力未如预期,期间中国突飞猛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安倍今次访华显示,日本已经调整了心态,希望透过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实力。

现时中国正由制造出口大国转身为消费进口大国,不断开放市场,下月初还会举行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相比之下,日本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却退步,就算安倍打破外交惯例,在特朗普候任期间即前往"朝贡",不但得不到好处,还一样成为美国增加进口钢铝关税的对象。中国则成为美国贸易战的首要对手,中美贸易战还影响到日本部分处于国际生产链上游的企业。中日双方都有意欲透过改善关系,来促进经济增长。

今次双方重启搁置了五年的两国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旨在开发尖端技术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创新合作对话",还就推进五十项在第三国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日本藉此实际行动来显示对中国"一带一路"基建策略的支持。

和平环境利两国发展

日本战后无论政治、军事和经济,处处受制于美国。安倍一直希望解除掣肘,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初期透过呼应美国"重返亚洲"的策略,经济上获美国默许日圆贬值,军事上则得到美国同意逐步容许自卫队出兵海外,并且部署修改和平宪法。

日本基于自身的利益,作为美国盟国,将继续在军事方面加入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呼应美国政府的印太战略;经济方面则减少对美国的倚赖,赶搭中国开放改革的顺风车,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发展战略带来的庞大机遇。

鉴于日本政府过去在侵华历史问题上的反覆,还有钓岛问题,以及台独视美日为后台,中国对日本保持相当程度的审慎,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日本"重信守诺",总理李克强要求日本"以史为鉴",之后补上"面向未来"。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促成朝鲜半岛无核化,中日都有共同利益,要是双方能够增加政治互信,管控分歧,将有助降低美国在东亚翻云覆雨带来的风险,让中日两国在和平的环境下,透过新层次的合作,促成本身发展提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