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世纪大桥开创融合新时代

2018-10-25 03:23:2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24日发表题为“世纪大桥开创融合新时代”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港珠澳大桥昨日由南巡广东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开通仪式,标示国家最高领导人对这“国之重器”的重视。大桥的建设规模和技术,让中国由“桥梁大国”跻身全球“桥梁强国”之列,而大桥的功能,则为粤港澳大湾区加强融合腾飞,提供了重要通道。

耗资逾千亿元、全长五十五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长的桥隧道路,架桥又要通隧,是由于上要迁就飞机航道,下要避免影响珠江口的船只繁忙来往,加上要考虑水流与台风等因素,这就大大提高了对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中国近年架桥筑路之多,已经成为“桥梁大国”,而在芸芸大型桥路基建工程中,港珠澳大桥罕有地获得国家主席亲临开通,有其独特的意义。

大桥的建成,不是单靠多钱,还要靠先进设计、技术和管理,习近平就形容其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桥的设计要求以港珠澳三地不同标准中最高者为准,副总理韩正在开通仪式致辞中就表示,要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和规范,将大桥打造成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协同发展 连三地民心

这项世界级工程的落成,中间克服的困难不少,特别是为建造隧道的外海沉箱工程,有关技术本来只有少数外国公司掌握,又不肯向中国出售,结果中国技术人员透过自主研发解决问题。在今天美国指责中国窃取美企技术和强逼技术转移声中,大桥证明中国不靠偷不靠抢,自主研发世界级经济技术的能力。在开通前,大桥还通过了超级台风“天鸽”和“山竹”的考验。

习近平就形容大桥最形象化地体现国家筚路蓝缕、坎坷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这么走过来,“一国两制”就这么走过来。

大桥完成建筑期的使命,今天开始履行使用期的使命。习近平指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韩正具体谈到大桥要成为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民心桥”,以及三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敲定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务求打造成与纽约、旧金山、东京湾等并列的国际一流湾区经济,大桥是连系三地的重要基建。

纾港局限 创湾区新机

大桥构思三十多年前由香港首先提出,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缩短货运时间。多年来的发展变迁,令大桥增加了更多经济功能,近年受到棕地改建住宅社会压力的仓储业,部分正考虑移师珠海,旅游及相关行业则摩拳擦掌等待通车带来的众多旅客。大桥同时有利澳门和内地,尤其是粤西的经济发展。

除了经济方面,大桥也打通三地居民在生活层面的交流和融合,当三地居民来往大为方便快捷,大家生活水平和方式距离不断收窄,在融合过程中不止为区内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包括人才流动和科技转移,还有助纾缓香港多方局限,腾出综地纾缓本地“楼荒”只是一例,还可以在居住、就业、社会设施等,提供解决问题的新可能性,例如更多长者会选择移居安享晚年。

因此,大桥不止是一项硬件建筑工程,还是一项加强三地融合的民心工程,要做好这工程,首要是在管理方面,无论人流物流,都做好可靠又快捷的通关安排,众皆称便,促成使用率不断提高,才能够把桥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