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记者遭虐杀 暴露美双重标准
2018-10-22 02:21: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21日发表题为“沙特记者遭虐杀 暴露美双重标准”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沙特阿拉伯籍记者卡舒吉,本月初进入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后失踪,多方面情报显示,他疑在使馆内遭沙特的特工活生生肢解杀害。沙特政府昨终承认卡舒吉遇害,美国总统特朗普经过半个多月的“暧昧期”,不得不表示对此不能接受,但仍倾向不对沙特禁售武器,态度温和。美国如何处理这场沙美外交风波,仍待观察,但特朗普的取态已显露其在维护国际人权方面存在双重标准。
卡舒吉在本月二日进入大使馆,办理独身证明,以便与未婚妻结婚,却一去不回。沙特政府最初声称他已经离开使馆,但是使馆外的闭路电视却只录到他“有进无出”,反而录得可疑沙特车辆和人物出入,土耳其当局怀疑他已经在使馆内遇害,离开了使馆的,可能是他的尸体。在铁证如山下,沙特才勉强证实卡舒吉已死,但仍甚含糊其词。
卡舒吉是沙特资深新闻从业员,访问过“恐怖大亨”拉登,又与沙特一些皇族成员关系密切,但由于倾向自由主义,渐为当权者不容,自我流放国外,今次疑遭沙特的特工杀害,备受关注,土耳其和美国媒体引述不同消息人士,透露今次行动的沙特人员有十五个,还一一介绍他们的身分,不乏皇储小萨勒曼的近身亲信。
美沙交恶 不利共和党选情
小萨勒曼获委任为皇储后,试图推行经济改革,降低国家经济对石油的倚赖,又容许戏院重开和女性驾车,向西方展示开明形象,不过对付皇室政敌,以及针对非己阵营的阿拉伯国家,则毫不手软,外界今次关注,今次行动是否由他主使,或者至少知情。
面对国际压力,沙特官方媒体昨日称,卡舒吉是因冲突而致死,不过,土耳其方面取得的现场惨叫录音,却显示他是活生生遭肢解,沙特方面的说法实在很难令人相信。如此残酷的行刑手法,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刀锯人质之头,可谓没有分别。俄罗斯特工在海外对叛徒打毒针杀害,招来欧美谴责,手法也不及今次事件血腥。
要是这种情形发生在伊朗驻外使馆,特朗普早已口诛笔伐不遗余力,并将制裁升级,但是发生在盟友沙特身上,他却先则维护,然后宽容,两种不同态度昭然可见。
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也是全球主要产油国,与美国政商界千丝万缕,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不久就访问沙特,取得一千一百亿美元(约八千五百八十亿港元)的军火生意,声称可以为美国带来四万个就业机会,美国不能不衡量与沙特交恶的成本。
顾战略利益 只好找代罪羊
短期而言,美国若宣布制裁沙特,招来沙特报复,不但大笔军火生意泡汤,而且油价可能飞涨,在距离中期选举不足二十天的时刻,增辟外交战线,直接打击民生,又得罪油商金主,不利共和党政府选情。
更深远的考虑,涉及美国在中东的长期战略部署。中东的亲伊朗和亲沙特两大阵营,向来都试图增强本身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中东有些地方甚至为此血流成河。伊朗与俄罗斯关系较佳,又对以色列态度较强硬,特朗普上台后一面倒力撑以色列,不惜迁大使馆到耶路撒冷,又单方面退出伊朗限核协议,更加倚赖沙特作为美国在中东利益的稳定力量。
当下群情汹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荷兰、法国和英国的部长级官员,以及一些大企业,都表明不会出席沙特未来几天旨在推行经济改革的国际会议,但美国财长努钦不会透过缺席来表态。
顾虑到美国的多方面利益,美国与沙特翻脸的机会不大,最可能是找个代罪羊,把事件推在皇储手下身上,指他为向皇储邀功而自作主张,至于皇储和沙特政府的角色,就暂不予深究了。
不论结果如何,事件已清楚显示美国的人权标准因国而异,所谓“普世价值”,最终也会被其国家利益所凌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