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诺奖学者研究 助港“智城”发展

2018-10-10 02:47:3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9日发表题为“诺奖学者研究 助港‘智城’发展”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新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得主,分别探讨气候转变和创新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为这些范围的经济增长研究,提供了影响深远的量化模型。创科及气候,正是本港发展智慧城市所要面对的问题。

得奖者之一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默,今年一月才辞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一职。“罗默模型”为内生增长理论奠定基础,计算出不同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意欲。

以前觉得高科技“揩嘢”的本港企业界,近年逐渐改观。美国和内地创新科技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成为社会创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唤醒了本港急起直追的意识。建立知识型社会,发展智慧城市,成为本港迎战未来的出路。

另一位得奖者耶鲁大学讲座教授诺德豪斯,有“气候变化经济之父”的尊称。他综合物理、化学、经济学理论,研究出气候变化与经济互动的量化模型,获广泛采用作厘订气候政策参考。刚经历过超强台风“山竹”肆虐的香港,对气候极端化自有一番体会。

创科与环保促经济增长

就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诺德豪斯得奖的同一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特别报告,指各国要实施比《巴黎协定》更进取的措施,才能够确保全球升温不逾前工业化时代一点五度的限制,否则升两度便会导致海水平面上涨逾十厘米,并且影响粮食生产。

对于创科及气候问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新闻公告中,形容两位得奖者没有提供总结答案,但向大家提供了创科及气候因果的基本洞悉,为如何达到可持续全球经济增长的问题,更加接近答案。

面对全球创新科技发展的竞争,本港最近几年大增投放于科研的资源,还破除了内地科研经费南下的壁垒,搞好基建硬件,再加强软件应用层面的开发,朝智慧城市方向发展。

公仆须有通盘创新思维

尤其是近年电子支付工具百花齐放,金融管理局还发展出不同支付工具的共同平台,银行最近推出的“转数快”反应不俗。当局亦部署利用大数据,来改善停车场空位资料等交通管理,以及安老和医疗服务。

智慧城市的特色是善用资源提高效率,创新及环保并行。本港不同范畴的发展步伐相差甚远,金融步伐近年加快,废物处理则远远堕后,其他方面的创新应用亦显得各自为政,不利提升整体效益。

本港的创新环境并未能够作出有机整合,单是政府内部,有智库就形容公务员团队合作和变革思维不足。政府须在环保、防灾、交通、医疗、福利、教育、治安各部门,拟出管理和服务可以便民又省钱的“智慧化”方案,并且带头试用一些本地研发的创新产品,充分利用研究结果,来达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