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湾区融合 港须多作主动

2018-08-17 05:39: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8月16日发表题为“大湾区融合 港须多作主动”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北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后,宣布新一批研拟中的方便港人北上生活措施,而中国科学院将有两个研究所落户本港科学园,进一步壮大本港的科研实力,推动本港经济发展。

  虽然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久久未出台,但是工作已经密锣紧鼓,有关措施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本港凭借传统优势,在大湾区担任重要的金融和专业服务角色,毋庸置疑,近年亦希望在创新科技方面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央亦表明支持香港做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早前已经放行科研资金南下,今次公布国家科技部将与本港创新及科技局,就科研、人才培育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签订合作安排,而中科院辖下的广州生物医药及健康研究院和北京自动化研究所,亦将落户科学园。

科研创富 拆篱便民

  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自动化,都是炙手可热的科研创富项目。本港的创科成果产业化“新经济”规模发展,虽然追不上深圳,不过亦有自己的科研强项,吸引了一些海外一流科研机构进驻,又将与深圳合作发展河套区,再加上创新科技亦是大湾区的发展重点,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和研究院亦进驻区内,将提升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大湾区科研创富实力。香港经济要乘科研之翼起飞,还需要培育和引进足够的人才。

  社会得以科研创富,可以在宏观层面让港人受惠,而最容易令港人直接感受到的好处,还是在生活层面得到的种种方便。中央最近取消在内地工作的港人的工作证要求,并且早已容许他们参与内地社保供款计划。而今次公布的措施,受惠者更涵盖到内地旅游和生活的港人,包括大幅减低在粤港澳内的通讯漫游费用、简化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开立银行户口,以及香港电子钱包与内地互通。

摆平利益 高层协调

  这些措施,都是就港人到内地旅游和工作时经常遇到的不便对症下药。高铁、港珠澳大桥和莲塘/香园围口岸今年开通,为形成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提升了硬件,要充分发挥功能,还需要软件配合。

  港人购买内地出发高铁票手续费将大减,以及电子钱包互通和削减手机漫游费用,都是从软件层面方便和吸引区内互通,要是日后能够放宽港澳车牌汽车北上,以及港澳居民北上买楼限制,各地打破藩篱,将有利加快区内融合。

  大湾区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催逼各地行政机关拆墙松绑,此中难免牵涉及不同地方的利益考虑。中央设立高层次领导小组,由身兼政治局常委和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的副总理韩正主理,有助协调摆平各方面的利益,而港澳行政长官作为小组成员,有利高层沟通和意见交流。

  本港须做好大湾区“内交”,和善用领导小组的高层架构提供的互动机会,主动参与规划过程,提出互利双赢的建议和要求,而非被动配合,同时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做好配套,促成大湾区带动本港发展登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