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自资院校政策 须助提升质素

2018-06-26 23:02:2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6月26日发表题为“自资院校政策 须助提升质素”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发表咨询文件,当中争议较大的,是引入“除牌”机制,以及建议把现时各资助大学营办的自资课程“剥离母体”,全部纳入《专上学院条例》规管,以建立统一的规管及质素保证架构,提供公平竞争平台。

本港资助大学学额供不应求,即使近年增加了学额而适龄学生又减少,今年文凭试考获大学最低入学成绩要求的近二万九千个学生,仍然有逾四分一人向隅,还未计及一些“一时失手”而成绩未达标者。

本港在新世纪引入副学位课程,可以衔接大学,加上原有的高级文凭课程,以及近年鼓励成立的私立大学,减少了“一试定生死”,为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升学和增值阶梯,个别课程口碑不俗,比资助大学更灵活应付社会人力需求的转变,其价值得到认同。

适龄学生减 需求仍存在

本学年的二万多个全日制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约三分一属自资学额,比副学位学额更多,约有二十所院校提供三万五千个学额,当中三分二属自资课程,专上教育的普及率升到七成,给学生提供多一条升学之路。

可是,自资学额供应增加,需求却跟随出生率下降,中学毕业生人数由去年的五万七千人,预计跌至四年后仅得四万三千人。到时符合副学位课程基本入学要求(包括符合入大学要求者)的中六生人数会降至三万人,根本填不满现时每年三万个副学士学额。即使现在,部分自资院校收生偏低,有三所仅得数十人。

政府现时透过批地和各种基金,向自资院校提供各种支援,又资助学生学费,须确保公帑用得其所。咨询文件提出,可以取消一些“试办期”发展得差的办学机构的注册,而非现时由“自由市场”淘汰。由于事涉“杀校”,必须有清晰的要求和机制,不应只凭简单“量化”就决定去留,才能够说服社会支持和接纳。

改规管安排 慎防副作用

有自资院校指收生少不一定是质素差,而是欠缺公平的竞争环境。现时收生额逾二千人的自资院校,办学团体大多是资助院校辖下的自资部门,那些并非依附于资助大学的独立自资私营院校,全都认为竞争环境不公平,觉得资助大学辖下的自资院校享有母体的名气,学术评审又是靠所属大学,并且享用由政府资助兴建的较佳设施。

当局建议修改《专上学院条例》,把规管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资院校,课程一律交由学术及资历评审局审批,自资院校要完全脱离资助大学本体,目的是针对资助大学办的副学士课程,但当中涉及复杂的既得利益,这个“大洗牌”过程对院校和师生的影响,及会否殃及一些资助大学的自资学士课程,都需要从长计议,减少副作用。

自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出路,其作用值得肯定,而家长亦愿意为此支付较高学费。因此,当局在因应公帑效益改进管理时,应以支持其发展为大前提,设法善用资源协助院校提升质素,令学生得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