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6月18日发表题为“俄办世杯显实力 何时轮到中国?”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随着足球巨星C朗拿度和美斯等在本港时间周末登场,世界杯热潮逐步升温。对主办国俄罗斯,尤其是其总统普京来说,C朗美妙入球带来的兴奋,远不及首晚开锣赛事俄罗斯射入本届赛事第一球,并且力数对手沙特阿拉伯五比零完场。
俄罗斯在二○○七年七月夺得本届世界杯主办权以来,在十一个主办城市花了六千七百八十亿卢布(约八百八十亿港元),用作修建场地连基建及营运开支,普京还亲自粉墨登场,在宣传片中用英语向全世界球迷说:“欢迎来俄罗斯!”
就如十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普京希望透过主办举世瞩目的体坛盛事,向世界展现俄罗斯的国力和风采,让来自全球各地的球迷,透过亲身体验,以及电视及网络转播,突破西方传媒对俄罗斯的定型,塑造友善而强大的形象。
普京冀民间外交提升形象
苏联解体后,直到二○一四年,俄罗斯才再主办大规模的国际体坛盛事,即索契冬季奥运会。俄罗斯为此花上一万五千二百四十亿卢布(约一千九百八十亿港元),打破○八年京奥纪录,但是,由于当时俄罗斯介入乌克兰政局,西方国家虽然没有杯葛参赛,但是美英法德领袖全面缺席开幕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颇有向普京雪中送炭的味道。
今次俄罗斯主办世界杯,虽然有二十多国元首出席开幕礼,但仍然因为克里米亚、叙利亚等问题,与西方政要关系闹得不愉快。俄罗斯希望透过这个全球最多人喜爱的体育活动,向各国普罗大众展示其亲和开放的一面。普京在开幕礼致词中,就形容“对足球的热爱,令全世界团结成一支队伍,不管人们语言或意识形态如何”。
事实上,西方球迷对世界杯赛事的狂热,盖过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矛盾,欧洲参赛国家的球迷大批涌到俄罗斯为自己的国家队打气,美国也有三万球迷前往捧场。即使政治领袖也有不同态度,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表示会去观战。
主办世界杯,也是不少中国百姓甚至政治领袖的梦想。中国企业更是积极把握世界杯的商机,透过赞助赛事来开拓全球市场。中央电视台主播白岩松形容本届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其他都去了”,除了数以万计赴俄观赛的中国球迷,还有规模前所未有的中国企业广告赞助。
待国足向国人交亮丽成绩
国际足总的赞助商名单,中国企业占了五家,广告开支合共八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约六十五亿港元),占世杯赞助总额三成半,比美国企业多一倍,更比主办国俄企多十二倍。
论经济和各方面的实力,以及百姓的热烈程度,已经主办过奥运会的中国,完全可以应付到主办世界杯的挑战,只可惜国家足球队质素,却离世界级甚远,球坛陋习难除。国民都为国足不成器而慨叹。
国足唯一次跻身世界杯决赛周是在○二年,日韩因联合主办而自动入围,中国得以凭腾出的空额晋身,结果三场比赛一球不入,以“三○部队”姿态被淘汰。要是中国主办世界杯,以这样的水平和成绩,难免是让中国亿万百姓看到国足在自己主场丢人现眼。
在本届决赛周芸芸队伍中,俄罗斯在国际足协排名榜叼陪末席,普京也表明不预期俄队可以夺冠,但是队员可以送五只光蛋予排名略比其高的球队,向国人已有交代。甚么时候中国队可有这样表现,就是中国主办世界杯的成熟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