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将扩大 港须配套迎机遇
2018-06-04 21:14: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6月4日发表题为“A股入摩将扩大 港须配套迎机遇”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香港交易所上周四尾市十分钟内有千亿元涌入港股,戏剧性地为“A股入摩”揭开序幕,当日沪深港通股市互联互通,录得历来单日最高成交,由于摩根士丹资本国际(MSCI)指数会分阶段纳入A股,沪深港通作为全球资金买卖A股的重要渠道,长线交投增长潜力庞大,只要善用竞争优势做好产品和服务配套,将进一步巩固本港作为人民币离岸服务首善中心的地位。
十分钟千亿元入市虽然夺目,主要是买港股,原因是 MSCI同时调高了港股比重,导致一些指数基金要跟随调整投资组合。较为准确反映“A股入摩”效应的,是沪深港通当日的成交额,创下三百四十七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其中有六十六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内地市场。
MSCI破天荒纳入A股,是分阶段完成,上星期五纳入首批二百二十六只股票,仅占其新兴市场指数比例百分之二点五,到九月三日,增加到百分之五。即使如此,仍然远远不足反映内地股市在新兴市场的实际规模, MSCI明晟主席就形容指数纳入A股的步伐将愈来愈大。
金融中心添增长动力
经济分析师估计,A股分两阶段“入摩”,每次都可带动五十亿至八十亿美元(约三百九十亿至六百二十四亿港元)流入A股市场,更有人预计,未来五至十年,A股市场将吸引逾六千亿美元(约四万五千亿港元)流入。
对本港来说,这将是长做长有且增长潜力庞大的生意。中央早前大增沪深港通的每日成交限额,以及增加本港银行的人民币融资方便,都为本港顺畅完成“A股入摩”带来的额外交投量和人民币资金需求,做好部署。
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港表示,“A股入摩”有助扩大互联互通,也是香港资本市场在支持内地发展和深化改革过程中,获得自身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
提升竞争力迎沪伦通
不过,外资买卖A股,沪深港通并非唯一途径,还有合资格境外投资者机制,以及预计今年开通的沪伦通,即上海和伦敦股市互通。本港并非完全没有竞争。
比起沪伦通,香港的竞争优势是先“饮了头淡汤”,而且与内地股市交投时段相若,投资者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不过,香港还需要做好其他相关配套,例如推出A股相关衍生工具产品,在把好金融安全关口的同时,满足投资者的对冲需要。
“A股入摩”,标志内地金融市场开放踏进新阶段。香港在内地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以自新的丰富经验,提供支持和协助,并且担任试验田,同时得享从中得来的机遇,进一步壮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内地金融市场还会进一步开放,再加上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利本港金融市场捕捉更多更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