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5月19日发表题为“扣分杜绝”劣的” 胜增发出租车牌”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政府为改善的士服务,部署引进司机违例扣分及停牌机制,又有意增发新出租车牌给集团式经营者,引发司机和车主不少回响,甚至有业界中人建议,政府不如回收市面全部一万八千多个出租车牌,加入改善服务的条款后重新发出。
的士服务良莠不齐,部分司机的服务态度和不良手法早已备受诟病,在多旅客的地区情况特别严重,经常发生拒载、兜路、滥收车资等事件,虽然有法例惩治,但是拘控机会微,不良司机依然故我,负责出租的士给他们的车行,也没有怎样监管。
传统的士业以租车拆帐式经营,司机收入和职业前景有限,今天经济好,失业率低,难吸引新血入行,业界缺人,难以提高对司机的要求。至于六千多个身兼车主的”单头车”司机,更是”无王管”,导致的士服务改善流于纸上谈兵。
在优步(Uber)网约车进军本地市场后,的士服务的问题尖锐化,违法的网约白牌车,却提供比合法的士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受到消费者欢迎,冲击传统的士业,并且挑战现行法例和管理机制。
全购重发出租车牌行不通
政府要兼顾法律权威和消费者利益需求,提出增发六百个出租车牌,每批二百个,供集团式竞投,考虑投标价之外,还有其他服务要求,包括网约召车、车辆质素和对司机的规管。政府希望透过这安排吸引优步参加竞投,接受法例规管,同时刺激业内人士改变营运模式,提升服务。
市面上增加六百辆的士抢生意,出租车牌价即由七百万元跌至六百万,的士车主团体担心会加剧路面挤塞,而本已短缺的司机人手将更紧张。
部分车行推出”优质”网约的士车队,以图证明毋须增发牌照都可以改善服务,但是收费比一般的士高,原因是按照咪表收费外要另加网约费,影响竞争力。
的士业议会最近提出两项建议,其一是由政府回收所有出租车牌,加入服务要求后重发。这项建议说易行难,单是回收价钱,纯按市价涉款高达数百亿元,会被批评豪花公帑”明益”车行和车主,压低价钱则车主未必接受。
另一项建议是仿效红色小巴转为专线小巴,以不增加出租车牌的模式,发出加入服务条款及有年限的营运牌照,来经营现有之的士服务。这个做法,旨在避免增加六百辆新的士加入竞争。
不过,这两项建议,都不包括解决网约白牌车的问题。当局现时根本没有足够资源,去拘控所有参与优步的司机。
保有效执法免沦纸老虎
在业界拉锯下,政府在本财政年度推出六百个新出租车牌招标的原定计划,可能生变。相比之下,加强刑事罚则,并且推出的士司机扣分制,扣满十五分要停牌三个月,重犯停牌半年,就可以收到简单直接的阻吓效果。
部分司机工会表示反对,认为会大增司机压力,而且政府初步提出十八类会遭扣分的违规事项,部分要求不切实际,太过严苛。
一些私改咪表、兜路、滥收车资等严重行为要扣十分,相信很多市民不觉得过分。不过,部分容易产生争拗而又较轻微的项目,当局可以考虑修订,达致市民和业界皆可接受的安排。实际上,也有的士司机支持扣分制,认为有助改善形象。
除了完善扣分项目,还要完善执法机制,以免扣分停牌形同”纸老虎”,这需要车行合作,当局可以考虑列出停牌司机名单,规定车行不能租车给他们,至于停牌期间仍驾驶的士的单头车主,当局就要制订具阻吓力的罚则,杜绝”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