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做好期望管理 减Band 1生压力

2018-04-04 21:12:51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4月4日发表题为“做好期望管理 减Band 1生压力”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一项成功访问了全港九成官津中学驻校社工的问卷调查显示,收取第一组别学生的学校(即俗称Band 1中学)的学生精神健康问题个案,比其他学校为高。调查建议增加社工人手和缩短精神科门诊轮候期。同样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家长都需适度调整学生压力,并且设法促进学生正面思维,甚至化部分压力为动力。

社会服务联会在去年暑期进行全港首次这类调查,成功访问了四百多所接受政府“一校一社工”资助的中学驻校社工。他们在上一学年处理了近三万宗个案,当中近六千宗属于精神健康个案,二千三百多宗为自杀问题个案,此中八成与精神健康个案重叠。

社联认为这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还有很多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没有求助和没有被发现。

要求高竞争烈 精神困扰

这个调查,首次以数据证实了学校前线社工早已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学校收生组别愈高,其学生精神健康问题比例就愈大。六千宗精神健康问题个案中,来自第一组别学校的就占了四成,这组别学校的学生并且占自杀问题个案的三成七。

过去不少成绩和品行俱不俗的学生自杀或企图自杀,其中一个解释,是一些觉得自己成绩已“无药可救”的学生,反而在读书方面没有甚么心理包袱,而第一组别学校收取的学生,本来成绩比较好,学校、家长和自己都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校内“高手林立”又形成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压力比较大。

不少学生列学业为最大的压力源头,有些人为此感到精神困扰,睡眠也不好,反过来又影响到学习,形成恶性循环。青少年处于心理、生理、社交和智力发展的明显改变时期,压力形成发展失衡,如果加上家庭、社交或恋爱问题,产生的情绪和精神问题更加复杂。

调查列出现时学校社工处理一宗个案的平均时间,指出严重不足,希望可以由现时每校平均一点二个社工进展至“一校两社工”,又指出现时非自杀问题个案的“稳定新症”公立精神科服务轮候时间由三个多月至两年多不等,希望对学生有充分的实时支援。

求突破过程 要练就平衡

在协助学生方面,教师可以担任重要角色,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容易得到学生信任,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辅导训练,包括识别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以及处理简单个案的技巧,至于复杂个案则交由社工跟进。

预防胜于治疗,当局正推行全港性质的心理健康推广“好心情”三年计划,提出与人分享、正面思维、享受生活的三套攻略,学校可以围绕这主题开设学生甚至家长工作坊。

家长望子成龙是正常心态,学生对自己有要求,设法超越和突破自己,也是好事,不过,面对挑战的过程,也是逐步了解摸索自己能力程度的过程,压力往往来自对不胜其任的忧虑,纾解压力,就要放开心怀,做好期望管理,透过摸索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寻求适合自己个人能力的平衡定位。

阿里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