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4月1日发表题为“炒新股要在亢奋中保持警惕”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由几个自嘲为“废青”者创办的毛记葵涌,受到十四万三千名投资者追捧,成为新股上市超额认购王,挂牌首天收市价更升逾四倍,缔造小子一朝身家暴涨的神话,同时成为近日新股非理性亢奋的最夸张实例。
毛记以透过网络媒体“播映”戏仿电视大台自制“节目”而凝聚了不少“拥趸”,以此结合为客户度身订造广告而发迹,挟其“网红”效应上市。由于概念够热,吸引到大批散户认购,创下超购六千二百八十八倍的股坛纪录,投资者要认购一千手才稳得一手,股票在极度渴市的情况下,首日收市升值四点三二倍,升幅冠绝同侪,每手二千股账面获利一万零三百六十元,仅次年初上市的欧化家俬。
毛记上市定价为每股一元二角,以二○一六年市盈率计是八点九三倍,如此计算并不贵,但是,由于去年头八个月盈利同比大跌八成四,预计市盈会去到四十四点七倍。至于首日收市价六点三八元,即使按照未倒退前的一六年盈利计算,市盈率都去到四十七点五倍,如果按当日一度炒至十一点七六元的高位计算,市盈率更高达八十七点五倍,即是盈利不变的话要等八十七年才回本,何况毛记盈利正在倒退而非增长,投资者百年归老都未必回本,是稳健投资还是纯粹投机,昭然可见。
资金泛滥 认购成本低
承接近期的新股热,毛记股价暴涨,势必吸引更多股民飞身认购和炒卖新股。今年首季有逾六十只新股上市,比去年同期多逾五成,全是中小型股,原因是港交所新股上市最低市值要求,不少小型公司赶在上月十五日的限期前递交上市申请,以赶上旧例的尾班车。其间没有大型新股上市冻结大量资金,小型新股得以百花竞艳,吸引股民蜂拥追捧,一些业务别具噱头,或者有名人或产品名牌效应的新股,追捧情况尤其热烈。
由于现时资金泛滥,散户可以用极低息口借孖展认购新股,不少银行和证券行又豁免新股认购手续费,用实钱抽新股更是零成本。这些新股筹集资金又未必多,发行量有限,容易出现“一股难求”的热潮,当市场上在某只新股招股期间发现其认购倍数飙升,产生挂牌后股价必暴涨的心理预期,就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抢购行列。
热火朝天 大户易派货
以认购倍数计,本港历来十二只“超购王”,单是今次首季已占其三。货源吃紧,容易归边,成为大户炒上炒落,低位集货后高位派货的工具。部分散户的心理是不管公司业绩如何,只要认购反应热烈,就算抽不到,都要在挂牌当日飞身入市,博取股价会继续飙升。
有新股上市后首天交投量竟是公司公开发售股数的三倍,可见投资者短炒何等炽热。一旦股价急速回落,散户如果不舍得止蚀离场,就有机会满手蟹货,不知何日可以松绑。
现时新股首日挂牌疯炒,股价狂飙数倍,市场一片乐观气氛,大家认购新股当抽奖,渐渐会形成热门股难抽中,抽中的未必够热的情况,没有人能够担保新股首日挂牌不会跌破招股价,至于在热门新股挂牌后入市高追,所冒风险就更大。
以毛记为例,假期前股价续跌至比发售价高两倍收市,认购抽中者仍然有些收获,但是首天高位入市的股民,就已经输到“鸡毛鸭血”,在市场一片亢奋之际,市民投资更须保持理性,要认清楚炒这类股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