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3月31日发表题为“为电视开源 利青年投身创意产业”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当局有意为本地电视节目播放植入式广告松绑,连同早前建议放宽针对免费电视台的持股限制,方便近年艰苦经营的电视业开源,希望有助重振这个创意行业对经济、就业和大众文化的贡献。
通讯事务管理局就放宽植入式广告以及取消禁止播放殡仪广告的规定,展开一个月的公众咨询,表示理解到近年新媒体不断涌现,电视持牌机构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希望有更多的广告收入来源。
以往当局提升电视节目质素的策略,是增加发牌引入竞争。时移世易,网上媒体兴起,改变了大众接受信息娱乐的习惯,亦大增企业卖广告的平台选择,而网媒广告并不受发牌条件规管,传统电视业务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
经营本港最大电视台的电视广播公司,去年收入稍为回升但纯利却连年续减至不足二亿五千万元,管理层指面对广告市场表现呆滞和数码化的挑战,过去一年是最艰难的日子。主席陈国强大吐苦水,力促政府放宽对植入式广告的限制。
广告大分薄 不利投资竞争
无线电视透过开拓新媒体业务等方式变阵,还算年年有钱赚,有的电视台最近几年却是连年亏蚀,而当年千方百计雄心万丈向政府申请免费电视台牌照的商人王维基,近日亦表示业界环境转变,而放弃开办免费电视台的计划。至于其他获得牌照的电视台,计算过可分得的有限广告“饼仔“,都不热衷斥巨资拍剧集。
当局过去严限电视节目加插植入式广告,一来不认同这种不知不觉间向观众“洗脑“的宣传方式,二来担心一些植入式广告会破坏节目的完整性,导致不良观赏经验。
但是,今天电视台的外购剧集和节目,不少都含有植入式广告,包括一些热门韩剧,起到促销商品和壮大创意产业媒体的互利效果,甚至透过外销剧集“捆绑式“输出韩式文化和韩国产品宣传。港府不可能禁止外购剧集含植入式广告,本地电视台难免要求一视同仁。
今次通讯局面对现实打算为植入式广告开绿灯,同时作出一些限制,例如儿童较易受“洗脑“,宗教和教育节目亦不宜商业化,这类节目都不能插播植入式广告,而包含植入式广告的电视节目在播出前要提醒观众,加强观众的辨识能力,避免在不知不觉间“照单全收“。
准植入广告 还须助拓市场
至于要求植入式广告不能太突兀,以免破坏观赏经验,相信广告商亦会认同,以免观众反感,产生反宣传的效果。
本港电视业黄金时代,不但凝聚市民的归属感,还可以作为文化输出,同时给予大量年轻人发挥才华的机会,一些国际知名的影星和获奖导演,不乏是在电视台“少林寺“练就一身好功夫,到今天扬名立万,而且成为“香港“这份品牌的代言人。
今天不少青年仍然有兴趣投身电视行业的幕前后台任务,不过,需要产业蓬勃,有庞大资源和良好发展前景,不断扩充规模,才能够吸引和容纳到更多青年入行。
当局发展创意产业,需要为产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除了放宽规管,为电视台扩阔开源渠道,如何协助本港电视业冲破七百万人市场的局限,例如让港制剧集打入内地庞大市场,将是当局和业界须持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