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地 还须加快卖楼
2018-03-25 19:53:5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 《星岛日报》3月25日发表题为“加快推地 还须加快卖楼”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按照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预计,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达标,明年更会创下十五年新高,有助纾缓“楼荒”,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这些单位能够尽快落到需要居住者手中。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月公布《预算案》当天,曾批评部分发展商透过招标以“挤牙膏”式卖楼,后来再批评一手楼空置率比三年前激增八成,考虑开征空置税,令拖慢售楼步伐来化解政府加推土地招数的发展商,要承受额外开支。
当局透过“辣税”和收紧按揭贷款限制等招数来压抑需求,但未能阻止楼价节节向上,最多只是防止楼价疯狂飙升,而楼价至今仍然处于市民难以负担的历史高位,先有国际货币基金形容本港楼市有泡沫,继有国际清算银行形容本港债务规模进入金融风险示警红色区域。
政府“加辣”效力减弱,而且社会上不少“无壳蜗牛”为“辣招”大增首置物业难度而叫苦。要令楼市健康稳步发展而非骤跌,避免造成经济震荡和社会不稳,王道做法是从增加供应着手。政府为此大力增加推售土地,近年的供应量,每年可供建成的私人住宅单位数目,都可以超过长远房屋策略订下的一万八千个单位的目标。
新楼货尾增 忧囤积托价
这些新增土地供应逐渐见效,差估署最新估算,去年新落成单位增加了两成,达到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伙,今年会达一万八千一百三十伙,是五年新高,明年更达二万零三百七十伙,到时将会是十五年新高。
差估署还统计出去年底全港私楼单位空置率微跌千分之一,至总存量的百分之三点七。由于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所有单位都住满人,毫无流转空间,通常百分五的空置率属于可接受的健康水平。问题在于一手楼的货尾空置量,据陈茂波表示,去到九千五百个单位,两年间飙升了八成。
他希望发展商加快卖楼步伐,令新供应尽快投入市场,降低供应失衡形成的楼价上升压力,明言不满有新盘只推出一、两个单位招标。
这种卖楼过程透明度低,而且发展商推出楼盘中的优质单位供竞投,除了测试市场反应,还可以卖得好价,提高市场预期,令楼盘公开发售时可以进取开价。
空置税催逼发展商早散货
至于空置税,并非本港独有的新概念,加拿大温哥华已经实施,要一年租出不够六个月的私楼交估值百分之一的“房屋空置税”,以压低租金,多伦多亦就此措施咨询民意。至于澳洲也以相同手段逼使购入物业的海外人士及投资者放租,墨尔本更在部分“十室一空”的地区税上加税。
这些地区都是对新旧楼宇划一征税,由于本港二手楼空置率低,陈茂波构思的征税对象是一手楼货尾,避免扰民。
不过,无论是引入空置税还是进一步规管发展商售楼手法,都会引起发展商反弹,指会影响正常营商,例如一些超级豪宅不一定在半年内租售得出。立法过程又要避免留下条文空子让发展商钻,例如把新楼卖给关联公司或人士,变成不受规管的“二手楼”,继续让单位空置待售。
现时不少发展商都不落力促销新盘货尾,陈茂波今次“出口”,发展商如果加快去货,立法规管就未显得逼切;但是,如果新楼货尾有增无已,发展商就难怪政府由“出口”进而“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