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泛民基本盘现结构性弱化

2018-03-14 14:49:5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3月14日发表题为“泛民基本盘现结构性弱化”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立法会补选,泛民主派的姚松炎热门倒灶,其选举军师朱凯廸表示愿承担责任时,也承认民主派整体支持度下跌,要设法去扭转这趋势。今次选举结果,的确反映泛民支持者正出现结构转变,失利并非只因选举工程策略有误。

今次选举结果打破激进民主派的一些迷思。朱凯廸二〇一六年立会选举中,在新界西以八万四千多票荣膺全港票王,今次姚松炎找来他任军师,局部复制他当年利用网络宣传等“新型”选举工程,却忽略了地区上的工作,结果奇迹不再。

当年不少激进民主派的参选人乘势而起,打从占领运动以来,大量新兴民主派人士谁也不服谁,觉得自己如旭日初升,传统民主派是夕阳人物,认为传统民主派由意识形态理念到运作策略,皆已过时。

激进民主市场有限

今次姚松炎“迷信”朱凯廸的选举策略,不但出现逼退民协冯检基作为第一副选的风波,而且轻视传统的洗楼和街站工程,一些打算帮手的地区民主派人士,亦因为统筹无方而欲帮无从,结果证明激进民主派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暴露了其民意基础局限,在真正讲求广泛民意支持度的单议席大区选举中不成气候。

与一六年比较,今次九龙西选区建制派所得票数略增,泛民加本土派得票却少了三成半,其他选区的流失选票亦比建制派多,除了选举策略工程因素,还有支持者的结构转变。

建制派除了有认同其政治意识形态者的铁票,其地区工作做得相当深入,不止在“蛇斋饼糭”等福利实惠,还有对地区民生脉搏的掌握和回应。这些地方层面上深耕细作的工夫,民主派近年日渐退步,地区桩脚动员力无复往年。

此外,激进民主派的部分支持者,眼看选出来者被撤销议员资格,无法在议会有所作为,失去玩议会游戏的兴趣。

扭转局面须调整路线

泛民仍可保留部分在意识形态上偏向“深黄”者的铁票,但是对于一些“浅黄”或中间立场人士,今次补选主打的“反对DQ”口号却未必能够引起共鸣。朱凯廸指自己在区内感受到,很多市民对议员就职宣誓风波中被撤销资格、议会拉布的看法,被建制派所建立的意识形态影响得“几紧要”。其实,他应检讨的是:为甚么泛民说服不到这些市民?为何发动反对DQ游行无法如以往反廿三条立法般万人空巷?

泛民的选民基础出现结构性弱化,有点像八十年代的英国工党,受偏激意识形态囿限而长期积弱,要到改行中庸“第三条路”的贝理雅上场,到九十年代后期才重现强势。

今天本港民意正在改变,传统泛民如果朝目前方向因循下去,将难以缩减实际环境与期望的落差,影响到以后的选举。作为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政治组织,传统泛民应积极因应社会政治大气候的变化,调整偏差的路线,才有望扭转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