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医保方案吸引 慎防荒腔走板

2018-03-07 22:00:4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3月4日发表题为“医保方案吸引 慎防荒腔走板”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财政预算案》公布供款免税优惠后,政府公布预计明年四月推出的自愿性医疗保险计划安排。计划比当初构思的强制性医保虽有倒退,但是仍然可以为市民提供比市场现有产品为稳健的选择。要让计划成功,就要确保价钱和保障范围落实起来不会荒腔走板。

早在回归初期,当局聘请的哈佛大学专家顾问已经发表报告,认为本港过分倚赖公共医疗系统,长远会不胜负荷,建议加强私营系统的角色。政府自此透过各种措施,包括要私家医院提高收费透明度等,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市民转投私院,在享受较短轮候时间和贴身服务之余,减轻公院负担。医疗保险成为推动市民光顾私院的助力。

当局本来构思推行全民参与的强制性医疗供款,或者强制医保,但是遭社会反对,因而把强制对象改为保险公司,对市民则由强制改为鼓励,保险公司规定要“来者不拒”,政府亦为此预留了一百亿元作为资金池,分担保险公司应付高危人士投保的成本风险,不过仍然受到保险业抗拒而未能成事。

免踢年长者出局

由强制性医保退而到自愿性医保,政府和保险业进行了经年累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的妥协,是对保险公司的强制范围,缩窄至规定提供标准保单供市民选择,政府则透过八千元以下供款可免交薪俸税,鼓励市民自愿参与。

现时医保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部分保单保障内容不够清晰,保险公司得以透过灰色地带逃避赔偿责任,令消费者大失预算,还有是保费和受保安排的设计,导致生病较多和年纪较大的受保人,续保保费大增,甚至高到超过受保人的供款能力,令其“知难而退”,导致市民年轻少病时不断供款,到年纪较大最需要保障时,反而失去保障。

现在政府与保险业协定,推出最低要求的标准计划,连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日间手术、精神科治疗等,都纳入保障范围,而且规定受保人可以续保到一百岁,避免市民到年纪较大时被踢出局。

虽然计划没有硬性规定这项标准计划的收费,但是当局提出了平均每年保费四千八百元、六十至六十四岁一万零二百元的参考指数,又会提供格价网页,保险公司收费如果偏离太远,就要考虑到对顾客的吸引力。当局预计这个收费水平,足以吸引逾百万投保人转用包括标准计划最低保障的保险计划。

须严控医疗通胀

不过,当局维持由保险公司自由订价,希望透过市场竞争来避免其滥收费用牟取暴利,必须严加监察以防走样。

首先是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接受一些有旧患的人投保,或者收取额外保费,筛选的宽严,决定标准计划的成败。如果太严,大量“筛剩”的市民仍然要倚靠公院服务。

其次是每年续保保费可以按照医疗通胀成本调整。医疗费用向来涨得比一般物价为快,人口老化产生的需求,势必推动医疗通胀幅度更大。实际上,保险业已经预告:基于医疗通胀,明年计划推出时收费可能比政府现时列出的参考价为高。

药品、器材的成本上涨飞快,如果现时医护及相关专业人手短缺的现象持续,员工成本亦将大增。当局必须在控制医疗通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下工夫,避免今天的相宜保费价格,日后续保因时按年飞涨而令市民难以负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