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2月10日发表题为“居屋抢购潮再起 拨地增建不宜迟”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新一批居屋下月开始接受申请认购,虽然最高售价会破尽一手居屋纪录,最大单位每方呎售价首次冲破一万元;不过,在私楼价格高至超过大部分人首次置业能力的情况下,预计反应仍然会相当热烈,当局需要拨出更多土地来兴建资助出售房屋。
去年十一月房屋协会推出六百多个居屋单位,超额认购超过一百四十倍,创下历来最高纪录。由于今次房屋委员会推出的单位达四千四百多个,基数比上次大很多,很难预计超额倍数会否再创新高,但相信申请仍然会非常热烈。
申请热烈的主因,是楼价比去年十一月又上升了,与市民入息中位数相比,买楼负担之重,续居世界前列,单是逾百万元的首期,已经打碎了不少人的首置美梦,大家唯有把梦想寄托在居屋,虽然居屋售价受私楼带动水涨船高,由于居屋可以做九成按揭,以今次最贵的六百三十万元单位来计算,首期一成是六十三万元,仍然符合一些有良好储蓄习惯市民的能力范围。
其次,今次推售的三个屋苑,有两个位于市区热门地点,分别是启德和长沙湾,另一个虽然位于东涌,但无论交通和就业条件,都比以前推出的梅窝居屋为佳。
错过今次 需等一年
况且这是房委会今年唯一一次推售居屋,如果失诸交臂,市民就要多等一年。就算年内或会推出新一期绿置居单位,但是只供符合绿表资格的公共住户和轮候公屋人士申请。入息超过申请公屋资格又买不起私楼的市民,今期居屋,以及同时推出供申请的”白居二”配额,成为他们今年置业的唯一机会。
今次推售计划的特色,是当局因应以往的申请反应,把单身人士可申请的单位,比率由百分之五提高至百分之九,另外有三成单位供与长者同住的家庭优先拣楼。当局同时一口气推出全年二千五百个俗称”白居二”的白表申请人免补价买居屋配额供申请,市民可以两者皆申请,中签后视乎自己的拣楼机会,任择其一,市民宜及早拟订自己的取舍攻略。
当局今次推出四千四百多个居屋单位和二千五百个”白居二”名额,仍然远未能满足市民的置业自住需求。根据长远房屋策略所定下的目标,每年资助出售房屋应达八千个单位,当局必须加快推出居屋来达标。
建筑加快 但欠土地
现时建筑技术发展神速,以往的预制组件装嵌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根据设计图则,把整个标准化单位连同电线等相关设施,都在工场预制,再运到地盘装嵌,建筑效率大为提高,大大加快落成时间。
近年建筑成本飞涨的两大原因,一是材料,二是工资。由于建筑工人短缺,大幅加薪都难以聘请到足够的人手,采用新技术可以突破人手不足的瓶颈,加快建屋速度,降低成本,如资助房屋建造费可大减,售价就有再下调空间。关键在于要有土地,否则巧妇难为无米炊。
根据长策目标,平均每年要供应一万八千个私楼单位、二万个出租公屋单位和八千个居屋单位。由于发展商积极补地价把农地转为住宅用地,令私楼土地供应大为超过长策目标,以致当局和港铁可以放缓推售土地和发展上盖的步伐,但是公屋和居屋用地却远未能达标。
当局应该积极考虑把部分私楼土地转为居屋用途,虽然这要经过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但是相信比改为公屋较少阻碍,这样可以不减私楼供应之余,加快推出居屋来应付市民的置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