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1月27日发表题为“免影响上楼 绿置居不可留货尾”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作为绿置居恒常化头炮的沙田火炭,四千八百个原出租公屋单位,预计本年底开始推出,有房屋委员建议分批而非一次过推出。去年试推的新蒲岗景泰苑,共收到一万六千多宗认购申请的反应,以及现时楼市的热度,无论是一次还是分批推出,相信市场都消化得到,最重要是确保屋苑落成时,所有单位皆已售出,中签者尽早入伙腾出公屋单位予轮候人士,避免出现这边厢有长长的人龙,那边厢却有单位空置不租待售,拖长轮候上楼时间。
当局的绿置居计划,是把原来兴建作出租公屋的单位,改为供公屋住户及轮候者认购,成功认购者入伙后要交回原住单位,让其他人上楼。当局以比居屋为优惠的折扣出售,现时来说绿置居是以六折出售,再加上单位质素是按照公屋水平兴建,因此在计算市价时,又比私楼低一截,实际出来的售价,相信是同区私楼同面积单位的不足五成。
这个安排帮助更多公屋户圆置业梦,这些有能力买楼的住户腾出原住单位,予轮候册上的市民入住,缺点是轮候册上的市民只能够住二手单位,优点是腾出的单位港九市区都有,惯于在市区工作生活者,不必搬去新界新公屋。
腾出单位连翻新需四月
按照景泰苑的经验,新公屋改为绿置居可供入伙后,房委会收回居民原本所住的公屋单位平均需时七十天,再平均花四十八天翻新后才出租,比起有新公屋入伙即可租住,要轮候多约四个月。如果当局分批出售火炭绿置居,导致有单位落成后仍空置待售,则腾空旧公屋单位需时更长,对现时已等了四年多上楼的轮候册人士,实在说不过去。
有关分批出售的考虑,包括今年首季将有四千四百个居屋单位推出接受认购,还有”白居二”配额亦会批出,要衡量市场吸收能力。
上一期居屋绿表认购者不如预期,原因是不少人等待折扣更大的绿置居。不过,就算绿表认购不足,单位可以拨给认购超额程度惊人的白表申请者,略降私楼住户的置业难度。
此外,去年景泰苑八百五十七个单位,收到接近一万六千二百宗认购,超额近十八倍,而未能中签的一万五千人,当中约有四分三人,表示会再申请新的绿置居,即有逾一万一千人会再接再厉,当局就算一次过全推火炭四千八百个单位,都不敷需求。
看反应留弹性改售为租
从谨慎角度出发,则考虑到火炭吸引力,不及在沙中线启德站毗邻的景泰苑,分批推出,可以减少每幢楼都有单位卖剩的机会,同时保留弹性,如果首期反应一般,其余未卖的几幢楼,就可以改为公屋出租,就像现时一些居屋屋苑和公屋屋邨毗邻的情况。
要是一次过推出而未能售罄,如果把每幢楼的未售出单位改为出租,就会产生如目前租者置其屋业主和租户同处一幢楼的复杂管理问题;如果把未售出的单位作为现楼货尾,留待下一批绿置居推出时一并出售,则会大为推迟腾出旧公屋单位予轮候册人士上楼的时间。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本星期初被问及五年内能否做到”三年上楼”目标,直言”讲出来都沮丧”。因此,无论一次或分批出售火炭绿置居,都要尽量缩短对轮候册人士上楼时间的影响。
此外,绿置居是由原来用作公屋的单位改成,未能够增加公屋供应量,按照长远房屋供应指标,目前私楼供应量达标,但是公屋用地仍然严重短缺,未来十年尚欠四万三千个单位。政府虽加倍努力觅地,社会各界亦宜积极配合,尽力缩短轮候公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