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首置上车盘”面对高地价烦恼

2018-01-25 14:31:5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月25日发表题为“‘首置上车盘’面对高地价烦恼”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继上星期龙翔道地皮创下九龙每方呎楼面平均地价新纪录后,位近秀茂坪的安达臣道地皮,又在多达二十五个内地和本港大中小财团入标角逐下,以市场估计的上限价批出,反映地产商不惜高价补充土地储备,来应付后市需求。

这是安达臣道原石矿场一带首幅推售的官地,由于位居半山,坐拥维港景观,加上龙翔道刚诞生新地王,市场早已调高了地价预期,结果由华懋旗下公司以三十一亿一千二百八十万元投得,平均楼面呎价一万二千元,贴近市场估值上限。

地皮卖得好价,除了因为本身的优越条件,还因为买家补充土储需求甚殷。投得地皮的财团,近年市民对其印象最深刻的是卷入千亿元争产官司,不急于投地和售楼,甚至有落成多年的“高龄货尾”出售。今次进取投地,显示公司策略改变,尤其是货尾去得七七八八,需要补充土储。

去货加快 抢补充土储

不止华懋,不少地产商这一两年亦积极补充土地储备,港府这个财政年度录得破纪录的大宗补地价收入,就是因为有坐拥新界大量农地的大地产商,眼见竞投官地价钱甚高,改为把手头农地改建住宅。又有地产商加快市区收购旧楼重建步伐。部分没有大片农地的地产商,则不惜高价抢投官地,导致地王频生。

政府“辣招”把大量买家推向一手市场,当年低价投得土地的发展商,在当前市道下得以高价大量去货,不得不补充土储,以免业务无以为继。由于大量去货又盈利丰厚,发展商有大量现金回笼,充实买地财力。只要新楼和楼花继续好卖,这个楼价和地价迭创新高的循环就持续上演下去。

与此同时,美元汇价处于弱势,减低了外资大量迁离本港涌去美国的忧虑,近日股票市场成交,更有外资追货的踪影,市场资金继续泛滥,令包括物业在内的投资产品价格持续坚挺。

财政盈余丰 须善分配

虽然政府增加推出土地,但是楼市消化能力很强,发展商觉得政府大增土地的能力有限,尤以市区土地为然,故此愿意冒较大的价格风险,来投地发展。有会计师行估计,本财政年度政府卖地和补地价等收入,会破纪录达到一千六百亿元。以现时的乐观气氛,以及市民“饿楼”、发展商“饿地”的情况,这方面的骄人收入,可能维持到新财政年度。

如何善用巨额盈余作财富再分配及社会长远发展投资,将成为财政司司长拟订新一年财政预算的“快乐烦恼”。

当局面对的另一个烦恼,是预留了安达臣道一幅地皮作为首个“港人首置上车盘”,打算采用发展商合作的方式,兴建以夹心中产阶层为对象的资助房屋,以昨日的高地价推高楼价效应,日后“首置上车盘”出售折扣率太低,将连中产都难以负担,折扣率太高则或会引起基层或纳税人反弹,这方面本已不易平衡,而地价愈高,“首置上车盘”的定价难度将愈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