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权威的解读都在这里!

2017-12-25 16:56:40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在实践在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报刊发四篇评论员文章,权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精神,通过学习来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1514166191418.png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一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深入阐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政策导向,作出了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战略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正确决策,对发展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5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七个坚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回答了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有力引导了全党全社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出治本良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坚持底线思维,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科学的理论指引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有这一思想的指引,在短短5年里,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大幅度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就一定能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

 

 

1514166296437.png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领会这“三个必然要求”,我们就会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现在,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多点突破,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是,只有准确把握时机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飞跃。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事实表明,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抓住时机,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现在经济总量已达到80万亿元。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把主要着力点转向质的提升正当其时,在质的大幅提升中才能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体现,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要看到,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我们还必须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就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就是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这两大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握工作主线、把握基本路径、把握着力点、把握制度保障,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根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全面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1514166191449.png

坚持稳中求进 加强政策协同

—— 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握我国发展的大局大势,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政策协同,抓好任务落实,确保经济工作明年开好局、起好步。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推进各项工作,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都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规律。该稳的要稳住,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和调查失业率既定目标,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该进的要进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序有效防控。稳中求进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既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又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持中守正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十个指头弹钢琴”是对宏观调控科学性的比喻,形象表达了各项政策协同配合的重要性。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注重“时、度、效”,着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支持力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动规范举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完善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加大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改革力度,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发挥好托底功能。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运用系统协同又重点突出、全面协调又统筹有序的方法论,才能最大限度形成政策合力,最大限度避免政策对冲。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和优势,也是政策落地、任务落实的客观需要和保障。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形成了一系列体制机制,要坚持并不断完善,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要完善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令行禁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激荡起中国经济的新气象。

 

 

1514166191641.png

全力完成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 四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关键就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全力完成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判断我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这一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明年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重大部署。这就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全力完成好明年的这些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必将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今后3年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明年必须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是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应当认识到,打好这三大攻坚战,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成功跨越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定跨越关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

明年要做好的8项重点工作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这8项重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体现了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认识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我们还面临着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做好这8项重点工作,就能为跨越这个关口迈出关键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明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全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党全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就一定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赢得更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