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车费机制 要考虑公众期望
2016-03-30 15:55:15 信息来源: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去年盈利逾130亿元的港铁公司,今年6月将提升车费2.7%,跑赢通胀,引起公众议论。政府已经要求提早与港铁检讨现行厘订车费的可加可减机制,港铁是要向市民负责的公共交通机构,同时又是要向股东负责的上市公司,检讨车费厘订机制将有一番周旋。
现行的可加可减机制是在通缩年代孕育出来,当年物价和市民收入年年跌,港铁却基于车费易减难加的政治现实,不想跟随大围减车费。政府因此提出一个可加可减的方程式,涉及通胀、运输业工资起跌和生产力提升这三大因素,按照数据“自由”加减车费,排除政治争议。可是,到双方谈判出结果时,本港已经重新进入通胀年代,港铁按照这方程式,至今连加7年车费,一年都没有减过。
赚大钱加费惹议论
用来计算车费升幅的12月份按年通胀率,是2.5%,港铁这次车费加幅跑赢通胀,主要原因是业内加薪大幅超过通胀。从市民负担能力来看,如果按照全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增加了3.3%来计算,市民收入改善程度是高过车费增幅。市民仍多怨言,是基于港铁的骄人盈利应该部分回馈予社会的想法。
港铁持续为市民提供极高水准的服务,位居全球前列,亦有向乘客提供种种优惠,而“可加可减”机制是据客观数据制定,却仍与市民的期望有落差,主要因素仍然是赚大钱还要加车费。市民不服气,得到政党呼应,产生要修订机制令港铁增加回馈市民的政治压力。
上次检讨车费调整机制,政府成功要求港铁为加幅封顶,不得超过家庭收入中位数增幅,并且要把部分盈利,和因本身因素严重误点的“罚款”,以回程车费9折的方式回馈市民。
须顾及公共机构责任
不过,由于因为封顶而少加的幅度可以在未来两年追加,回程9折“优惠”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港铁作出的让步仍有限。一如当初推出的机制至今车费有加无减,都显示港铁在与政府谈判中的精明表现。
故此,政府要与港铁展开新一轮的车费调整机制检讨,必须计算精准,以免反而偏向对港铁有利。例如,可要求港铁盈利增加时补贴更多车费,但万一盈利倒退,则毋须由车费补贴。
另一方面,港铁作为上市公司保护股东利益,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亦要考虑本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如果寸步不让,以至损害商誉和公众形象等宝贵无形资产,恐怕亦不利公司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