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联系有利 穆迪降级无据
2016-03-14 14:29:22 信息来源: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上周六把香港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其所持理据是中港经贸日趋紧密,会因内地放缓受拖累,更认为中国对香港的政治影响上升,对香港政策有效性及可信性产生负面影响。不过,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已即时反驳,更认为其所讲的中国风险,实为中国机会。
穆迪在本月初下调中国评级展望至负面,被内地政商界口诛笔伐,更引用大量数据证明穆迪行动缺乏理据。可是,穆迪继在中国点起火头后,又把火烧至香港。
国际信用评级一向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美资机构垄断,这些机构的内部评级准则一向为人诟病,而评级对美国宽容,对他国严苛,更引起多国批评。
银行稳健 足以御冲击
穆迪这次将香港降级理由,更站不住脚,因为全部都建基于中港日趋紧密的连系之上,而这些论点绝对经受不起反驳。首先,中国经济虽然有所放缓,但预计增长约6.5%,失业率维持在5%,人民储蓄率亦高达50%,经济有足够韧力抵御放缓冲击。香港回归以来,经济逐步跟内地紧密联系,但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受内地拖累之说不知从何谈起。
此外,香港银行在内地参与度上升,风险敞口扩大,无疑这是事实,但内地业务令银行强化盈利来源及前景,香港银行实力有增无减,况且现时内地业务占银行盈利及资产比例不高,银行管理层面对内地经济下行,自会因应机会及风险作出相应部署。香港银行监管水平一直处于国际前列,本地银行资本充足比率达16%,远较巴塞尔要求的8%为高,足以抵御逆周期冲击。
政治纷争影响不应夸大
穆迪又以中国对香港政治影响力上升,作为降级理由。香港金融及经济政策,中央一向不干预,更会加以支持配合,许多先行先试的计划,如沪港通、人民币离岸中心都率先照顾香港利益,未来亦看不到会有任何转变的理由。至于本港政制发展,无疑引发社会纷争,但对经济的影响不应夸大,如前年占中后经济回复正常,当年经济仍录得2.3%增长。
香港政府持续审慎理财,估计2015至2016年度约有300亿元盈余,而且财政储备高达8600亿元,相当于两年的政府开支,反映港府有十分充裕的偿付能力。从财政实力来看,香港信用评级,绝对没有降级的理据。
这次穆迪降级,短期料会对投资市场产生一些影响,或令股市波动让对冲基金有机可乘,但只要投资者认清香港实力雄厚,穆迪降级无据,不自乱阵脚,应可安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