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须摆脱政治羁绊
2016-03-07 14:07:50 信息来源: 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主管港澳事务的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昨天出席港区人大代表团会议,指出香港的根本问题,同时又以积极角度看解决问题的前景。对他的说法,从大局利益出发的港人,应该深切思考,并有所行动,否则,一直牢牢羁绊着香港的困局将永难冲破。
张德江的讲话特别指出三点:首先,必须认识清楚香港的价值和定位,就是经济发展,包括建立一个成功的国际金融中心。为此,要把握好“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的机遇。
第二,要推动经济发展,就不能把经济问题泛政治化,这样只会偏离定位,对发展不利。
第三,香港传统优势转弱,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同的问题,如年轻人不满现实希望改变等,从全局观去看,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香港人智慧高,不想香港被搞乱,应有能力处理。
无休止政争困基建
张德江对香港问题的“诊断”,可说切中了病源。多年来,与香港经济发展有关的多个议题,一直被无休止的政治争议紧紧困住。远的不说,政府欲加强推动创新与科技发展,为香港经济开拓一条新路,提出成立创科局,但泛民政党不断拉布加以扼杀,结果拖了三年才能成立。
此外,高铁项目因延误超支,须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追加拨款,泛民议员虽知道工程如烂尾,后果极为严重,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与内地高铁系统连接的时间,可能要拖后几年,两地经济交往势受打击,但为了阻延高铁工程,泛民议员把争论焦点转移到“一地两检”,将政治层次无限提升,令高铁寸步难行。
其他重大基建项目,也面临种种政治阻力。其中影响香港经济最大的,是机场第三条跑道的兴建,虽然这个项目不用向立法会拿钱,毋须担心遭拉布阻挠,但反对基建的人士,屡屡向法庭申请司法覆核,其目的是以司法程序缠绕着第三条跑道,将之由基建讨论变质为政治议题。
至于新市镇发展,以及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等,都因一些组织的反对,陷于难解难分的僵局,令政府兴建房屋只能慢速前进。
各派建共识谈何容易
政治角力令经济困于桎梏,发展举步维艰,如果纷争持续,甚至恶化,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矛盾将随之激化,形成“经济愈差,社会愈乱”的恶性循环。惟一解困方法是各派势力建立共识,以经济发展为先,暂把政治争拗放下,这样才可让香港回到良性循环,向前迈进。
但要由“分”到“和”,谈何容易,泛民与激进组织从来以“斗争”为纲,不会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议程,若这大方针不变,突破困局的前景难以乐观。
不过,正如张德江所言,香港沉默大多数都不想乱,希望香港发展,令生活得以改善,如果他们愿意向政党发声施压,可以是扭转政治现状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