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亿财赤 强力稳增长
2016-03-06 14:48:41 信息来源: 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总理李克强昨天在人大开幕式发表任内第三份政府工作报告,洋洋洒洒两万字,全力聚焦经济,涉及政治、外交、军事、港澳台侨只有寥寥几笔,显示他恪守“经济总理”角色。报告最大的亮点是中国财政赤字率提至3%,高达2.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这是因应经济下行压力的“大手笔”,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货币政策亦势必宽松,强力稳增长、促改革、保民生!
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腾飞,中国告别高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GDP增长6.9%,首度破7,投资增速不及前几年一半,进出口额多年来首现双双缩水;大批制造业效益下滑,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东北地区更普遍陷入衰退,山西处于“最困难时期”,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保6.5成硬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5%至7%,等于预告增长恐将比去年还低。正因如此,尽管东海与南海局势紧张,解放军实施强军战略,但今年国防预算只有7.6%的增长,是六年来最低。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保6.5却是硬任务。
一方面,中国要在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推算,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间必须保持6.5%的增速;另一方面,如果低于6.5%,就无法达到就业目标,势必令失业率飙升,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政权安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克强将今年中国赤字率大幅提升至3%,创历史新高。用他的话,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更加有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这也意味着政府将“放水”,保证6.5%增长的最低目标,也有助反击国际炒家“唱空中国”的论调。在此次报告中,官方已明确将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包括兼顾稳增长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中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项改革过程中,减税是应有之义,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赤字率的提升有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官方将通过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政府性基金等手段,为企业、个人减负五千亿元。
“放水”须防过度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希望透过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而实现未来五年,让七千多万人口脱贫的目标。
3%一直被欧盟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但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纷纷突破这一“警戒线”,2014年美国、英国、法国均超过4%,日本更高达8.8%。
虽然内地地方政府债务颇高,但中央政府的负债率只有1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算是非常低的,提升至3%应该是安全的。
“放水”势在必行!不过,也应该吸取大规模刺激的教训,投资要用于实体经济,用于促改革、保民生,否则后患无穷,再度出现产能过剩等弊端。目前,内地一二线城市楼市炙热,炒味颇浓,一些地方将“去库存”奉为政治任务,千万不能再让热钱流入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