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内地进港免隔离 合情理利经济

2020-10-28 08:36:5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27日发表题为“内地进港免隔离 合情理利经济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内地有效控制疫情,绝大部分省市持续清零,传播风险基本上消除,成绩已获举世公认,然而现时由内地进入香港的人士,即使检测属阴性,仍须强制隔离检疫,这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利经济复常。前特首、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对此提出质疑,指“内地城市之间的居民可以自由往来,不必隔离,但为甚么从内地进港要隔离十四天?这是科学还是甚么原因?”香港与内地恢复正常往来,关乎经济能否走出困局,政府亟须深切检讨此措施,尽快作出调整。 

阻碍商务活动 代价甚大 

政府为防止新冠病毒输入,对所有入境人士都实施强制检疫,要隔离十四天,不论来自那个地方,都一刀切处理。对由疫情严重地区进港者加以隔离,确可避免病毒传入,但内地疫情已基本受控,长时间再无确诊病例,内地入境香港人士却仍受同样看待,都要隔离十四天,就显出官僚处事僵化,不能合理区分不同地区情况,而作出弹性处理。 

为加快经济复常,放宽内地进港人士的检疫限制,极有必要。香港不少商界、专业界和科技界人士在两地都有业务,须频密往返,现行隔离措施令他们叫苦连天,因回港时要坐十四天“疫监”,连同之前在内地检疫十四天,即共隔离二十八天,每次行程的代价太大,唯有减少商务活动与公干,这对整体经济运作影响甚大。 

同样地,许多在两地都有生意及合作计划的内地商家和科研人员,也深受香港隔离措施所苦,即使有需要来港,也尽可能不来,避免长时间受困,结果令内地商务旅客人数跌到谷底,这除了打击两地合作项目,也连锁挫伤航运、酒店、饮食、零售和通讯等行业。 

检疫措施僵化 须速修改 

隔离措施不仅影响商界和专业界,对在内地居住和工作的数十万港人而言,也极不好过,热切期盼“松绑”。他们当中不少人须定期回港探亲、看病或办理个人事务等,但每往返一次,都要坐二十八天“疫监”,只好尽量减少往来,忍受“切断”关系之痛。 

有经常往返两地的人士质问政府:为何香港与疫情未止的新加坡,可商讨建“旅游气泡”自由行,而内地已经清零,进港者却还须隔离?对这个质疑,政府必须给提问者一个合理解答,如果是因为官员僵化,不想增加麻烦,就应为民生经济着想,尽快作出改变。 

放宽可以分阶段进行,先让商家、专业人士和科研人员松绑,他们只要检测属阴性,入境就可免十四天隔离,再逐步扩至旅客,此举必可令出入境人流增加,对经济起刺激作用。 

与此同时,政府应实施严厉防疫措施令疫情早日清零,如达到这目标,入境内地就不用隔离检疫。当两地经济和旅游交往全面回升,经济就可以真正复常,市民亦可避过“饿死”的厄运。 

分享到: